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问自己,我们最应该感恩和敬畏的是谁?

(2017-08-22 07:44:12)
标签:

爱与幸福大家庭

郑委老师

杭州汪启明

戈壁穿越挑战

感恩和敬畏

分类: 感受生命的故事
问问自己,我们最应该感恩和敬畏的是谁?
文:郑委
    
    启明流着泪讲述着自己双膝跪地,流着泪感恩天地,承接着天地力量的那一刻,我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我知道,启明的生命状态又上升了一个特别高的台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穷其一生都很难企及的台阶。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来源于自然,就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来生存和生活,所以人最应该抛弃的是”我“而去合于”道“,无论你是谁,天无私的给予我们阳光雨露,地无私的给予我们支撑和食物,自然无私的给予人类需要生存的一切,人得以活着去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承载了”道“,朝着”无我利他“的”道“的精神去生活,慢慢体会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收获了内在的安静与外在的幸福,有的人远离”道“,朝着自私自我,朝着名利权财,朝着贪念欲望的方向前行,无论获得与否,终将让自己陷入到无限的痛苦中无法自拔,甚至有些人都不自知。

    中国文化本质上是没有”爱“的文化,”爱“的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中国文化讲”感恩“和”敬畏“,其实感恩和敬畏就是”爱“,只不过比”爱“的层次更高远,更深刻,当下很多中国人把感恩和敬畏看得太浅薄,太形式化了。

    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强烈中国文化认同和自信的人。这次在未来营“戈壁穿越”后,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我们最应该感恩的是谁?”,孩子们的答案很多,我告诉孩子们这个问题有一个标准答案,孩子们都没有回答出来。我告诉孩子们是“自然”是“天地”。中国文化要求我们“敬”,因为感恩就有“敬畏”,敬畏就是“认真谨慎的对待”,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要求我们要敬“天、地、君、亲、师”,也就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形式化的感恩和敬畏“天地”,“国家”,"父母"和“老师”。没有“天地”哪来的人?没有人哪来的父母?没有父母哪来的我?没有国家太平哪来的小家的幸福?没有“老师”哪来人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呢?

    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敬畏、爱“天地”,“国家”,“父母”和“老师”,感恩是“心”,敬畏是“态度”,爱是“行动”。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的获取力量去寻找到生命最原始的意义并去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爱与幸福的各种活动的本质是“在大美的自然环境中“和”在大爱的人文环境中“,让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因为感受大美自然,懂得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美,通过热爱自然达到敬畏和感恩自然的目的,人就可以获取自然的力量;因为所有的老师都是志愿者,每个志愿者都努力做到无私的来带营,无私的对孩子们好,我们就营造了大爱的人文环境,孩子们感受到成人的爱,并敬畏和感恩成人,获取了爱的力量,基于此,很多孩子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其中我最想说的就是孩子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和”老师“,可惜的是当代社会下的父母和老师往往特别”功利“——以结果为导向,以成功为导向,以功利为导向引导着自己教育着孩子,孩子远离了感恩,热爱和敬畏。很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在自然中尽情玩耍挑战自我“,”没有在爱的人文环境中滋养心灵“的生活,很多孩子因为失去了价值和成就从而失去了感恩和敬畏,要么功利的追求,要么沉默的封闭,要么多动的叛逆,要么没有热情无所谓。

    爱与幸福为孩子们做到的就是四件事,第一,让父母来学习,以各种形式让父母们懂得敬畏和感恩,第二,让更多成人来做志愿者,以各种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真正的老师是什么样子,让孩子们感受到真正的老师的力量;第三,给孩子们进行系统的教育,关于”爱,希望,理想,信念,行动和生命成长“,让孩子们有余力则学文,第四,把孩子们带到自然中,在自然中玩耍,挑战,感受,从而获得感恩,敬畏和爱的能力。所以我们努力改变的着父母,努力营造志愿者老师环境,我们带着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在大美自然中“,在”大爱人文中“去玩耍,去体验,去挑战,去感受,慢慢的,很多孩子越来越阳光,自信,充满希望并充满力量的生活和学习着。要知道做这件事情太难了,需要极大的努力和耐心营造以上四个条件,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爱与幸福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和努力,在这次暑期的”生命成长营"和“未来营”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真正热爱自然的孩子才会真正的热爱生活,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孩子才会真正的热爱学习“的深刻的道理。其实每个成人都是个孩子,每个成人也应该真正的去自然中,去爱的环境中,体验感恩和敬畏的力量,唯有此,才能让人去寻找到生命的力量和意义。

    我特别的开心和满意,因为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很多父母改变,孩子持续参加我们活动的孩子们真正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爱与幸福的”全面做孩子“的计划可以全面启动起来了!也因为此,我发起成立了“爱未来”孩子团队,我们要通过孩子们团结更多的孩子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带动,让更多孩子成为中国的未来,未来的栋梁。

   最近我会连续的发布“成长营”和”未来营“大小营员,挑战自我,穿越戈壁,从而感恩自然,敬畏生命,发现并内观自己,最终让自己生命成长的文章,让大家体会上面文字背后所代表的力量。

    今天推荐的是志愿者联盟负责人汪启明穿越戈壁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感受“双膝跪地戈壁滩,承接天地之力量”的启明的内心吧。


双膝跪地戈壁滩,承接天地之力量
文:爱与幸福大家庭   汪启明(志愿者联盟)

    最初,清江校长问我来不来“未来五”做带组志愿者,我回避正面的答复,因为自己对三天的戈壁穿越有些担心,怕走不下来。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是没有问题的,是心理有些变化。直至最后立平推了一把,才把自己放在了所有想参加未五带组的人员名单的最后面。感恩清江老师的信任,坚定的相信我。随着时间的临近,我越来越没有负向的担心和害怕,因为当我看见了孩子的参营名单,大多都知道或听到过这些名字,是孩子给了我力量,消除了我的负向心理,并且拥有了越来越强的积极心态,相信自己百分百的没有问题。

    三天的穿越,最大的感触在于“我和自己在一起”的“独立行走”的这几个小时,当我真正的一个人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时,被大地的无私,被天空的广阔深深的震撼到了。我双膝跪地用手抚摸着大地,大声的说:大地,我爱你,请赐予我接纳的力量吧。如果把接纳化作一个人的话,此刻我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胞,在体内慢慢游走,并且被这般接纳的正能量给紧紧的包围。我又抬头仰望天空,与天空大声说:我爱你,请赐予我广阔的胸襟吧。此时觉得能和它们呆在一起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同时又有一种极大极强的敬畏。看见了自己习学爱与幸福,真的做的还非常的有限,自己的私心和自我保护虽然比之前有所改观,但总会若隐若显。当自己站在戈壁滩上时,那股需要大地和天空赐予我力量的心灵呐喊,让自己有了一丝喜悦,可以享受于独立行走的美妙。因为我愿意和自然待在一起,这种体验又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当自己可以和自然链接,虽然渺小,但大地可以给我能量,让我的内心得到滋养。

     因为有了穿越,看到了自己内在的渺小;因为有了穿越,坚定了自己习学的方向,让自己越来越有接纳的能力和宽广的胸襟,去无私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更好的爱自己的家人,感谢爱与幸福一次次的让我突破自己,成长自己,我深深地爱上了他。
                                                                                                                                                                                                                                                                  2017.8.19

让我们一起“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郑委老师“爱与幸福”全国学员联谊会网址及视频课程地址www.iupup.com
    郑委老师近期受邀开设培训班公告:http://www.iupup.com/_d275972512.htm

    郑委老师助理:13511057996(北京) 13953170189(华东)13928406405(华南)

    郑委老师新浪博客地址(除节假日外每天更新)http://blog.sina.com.cn/cpep
    郑委老师微信公众号:zhengweilaoshi

    郑委老师邮箱zw-mail@163.com

让我们一起“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我会发布到博客上和微信公众平台上我的邮箱是zw-mail@163.com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郑委老师微信公众号

   

向劳动者致敬!微信号:zhengweilaoshi(用微信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搜号码-zhengweilaoshi) 

微信公众号名称:郑委老师(用公众号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查找微信公众账号-郑委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