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颐和一起迈向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17-01-12 08:17:29)
标签:

爱与幸福大家庭

郑委老师

我的2016

冬梅老师

颐和学校

分类: 感受生命的故事
我和颐和一起迈向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 感恩2016, 我和颐和一起成长
文:爱与幸福指导师  冬梅老师
 
    郑委老师前言:2016年我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把爱相随团队和颐和团队交由冬梅老师总负责,在我内心深处,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冬梅老师可以胜任,我终于等到了可以胜任的人,而我自己腾出手来做更多让爱与幸福更美好的事情,对未来更加有信念;第二,把爱与幸福很多关键的事情交给更多胜任的人来做,就是要让大家知道,爱与幸福是大家的,不是我的,唯有大家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话,爱与幸福才能真正充满力量的帮助整个社会更加美好,冬梅老师的胜任我相信会有更多人像冬梅老师一样在爱与幸福中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我们志同道合的去肩负这个使命,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好。我的2016年,因为冬梅老师而更有意义,在此深深的感恩。

——————————————————

    的第一天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独自一人乘坐动车从青岛去婺源,新的一年就以这样特殊的方式拉开了序幕。坐在动车一隅,紧贴玻璃窗,动车飞驰前行,瞬间掠过急缓的山坡,深邃的隧道,冷峻的冬色,苍翠的松林…而我的思绪却闪现着过去一年发生的一幕幕,就在2016年12月26日,我从宝鸡乘坐动车到颐和,2017年的第一天又从青岛乘动车到颐和,岁末年初连续2次9个多小时的动车来到颐和,颐和注定是我的2016中重要的一笔。是的, 过去这一年已经有10几次来到了婺源车站,和这个小小的美丽乡村结下了缘分。今天这里没有节日的喧嚣,一切非常的安静,我特意自己叫了车前往学校,我问自己新年的第一天远离亲人独自一人长途跋涉来到这个乡村学校,什么感受? 平和喜悦是我的心境,不觉得孤独,没有压力,心里却满怀憧憬,对颐和的未来,对这个小小的巴学园充满期待。

     记得2016年3月指导师从化会议中郑老师开玩笑说,希望冬梅老师有一天去颐和当负责人,我只是微微一笑,心情有点复杂,2015年3月第一次来到颐和,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对比之前自己所看到的一些私塾或者私立学校,觉得颐和的条件真不错,心里充满了期待。可是一年过去了,学校就这几个孩子,也没有几位专业性的老师,我去学校看到老师和孩子们的状态没有想象中的好,我心里是暗暗着急的,尤其是几次听到郑老师讲颐和一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一所学校,我心里更是忐忑,觉得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其实很多爱与幸福的家人可能都和我一样有同样的疑问,只是不说而已。尽管所有的咕咚都承诺不要任何回报,但这里承载着太多人对郑老师的信任,对爱与幸福的期待,如果我们的学校办成这个样子,我心里觉得对大家有愧疚(郑委老师:说实话,这些信任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压力,而在这些压力下,我又必须拥有巨大的信念不能去迎合这样的信任,孤独的坚守着自己早已想好”要怎么做这所学校“的初心,一所学校关键的是一群有爱的人,当这群人没有真正的沉淀和团结起来的时候,是不能给孩子内心带来力量的,更不能招收更多的学生去影响学生的未来,唯有养着这所学校,养出一群不急功近利,能够看到生命敬畏生命,对孩子无目的爱,相互之间亲如一家的教师团队,我相信颐和才会完成为中国教育做出它的一份贡献的办学初衷。遇到问题仍信任,犯了错误还心赏,这是爱的更高的境界了,其实没有几个人真正的能悟到,信任和心赏对人不对事,建议和帮助对事不对人,悦纳既对事又对人,但是没有悦纳,建议和帮助为前提的信任和心赏,也可能不是真正的信任和心赏。感恩冬梅老师这一路来的建议和帮助,感恩冬梅老师一路来的信任和心赏,给了我很大的力量。)这期间我不止一次向郑老师表达,办学是件很专业的事情,我们都是外行人,除非郑老师能亲自坐镇颐和,否则要实现郑老师心目中那所理想的学校太难了。(郑委老师:现在教育的问题的根本之一,我认为是“内行不真懂”——教育的本质是爱,心中真正有爱的老师才会用自身的榜样力量点燃孩子内在的生命动力,当孩子被点燃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为己任,然后才是学习,被爱点燃的孩子,会掌握自己的人生,会把学习当作寻求生命意义,帮助他人,幸福生活的手段,那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学习也不会成为满足私欲和功利的工具了,现在所谓的教育从业者,很多都是教学从业者,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把教学当教育的人才是真正的教育门外汉。我们学校的老师,无论如何艰辛,我都要引导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先是教育者后有教学者。)我虽然对学校情有独钟,自己却也是外行人,由于家庭工作等等原因我无法驻扎颐和似乎也做不了实质性的工作,心里是有点干着急。可是郑老师不急不慢,笃定如泰山,颐和就在这样的质疑声中前行着。就在从化会议之后,郑老师希望我能牵头落实颐和的事情,说实话,最开始是因为心疼郑老师,想帮他分担一些工作我应承了。所以从4月开始我就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策划,策划了暑假的雏鹰营和生命成长营,还预备招生和教师招聘,借助教师论坛和教师专场研修班想招聘老师,可是刚刚开始进行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包括我在内的老师们处于一种紧张压力焦灼状态,这一切很快就被郑老师觉察到了,于是奇迹发生了,就在这个时候北京有人找郑老师商谈合作办学的事情,所以有了后来的与北京学校合作办小学的做法,让我们自己腾出时间精力办初中实验班。

     2016年暑假,颐和的雏鹰营和生命成长营在爱与幸福引起巨大反响,特别是生命成长营给青春期孩子带来的震撼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 为初中实验班打下了基础。从2016年9月开始,颐和正式开始全面做初中实验班,前无古人,没有人可借鉴,一切重新开始,从教育的本真开始,刚开始我们只有11个孩子,可是我想说他们是最幸运的一群孩子。从9月开始,郑老师几乎每个月都到颐和呆上一段时间,他非常熟悉地叫着每个孩子的名字,了解每个孩子的状态,操场上常常看见郑老师与孩子们打篮球的身影,他亲自指导颐和的老师们认识每个孩子的生命状态, 讨论每个孩子的具体方案,他还不时根据孩子们的问题给孩子们讲相关的生命课程,孩子们有心事了,可以单独与郑老师进行交流,郑老师在百忙之中给孩子们回复邮件,微信,颐和的孩子遇到困惑了,可以享有优先权到北京幸福吧找郑老师面谈,孩子们常常是带着满腹疑问去幸福吧,轻松自如地回到颐和。

     当然除了郑老师,颐和有着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教师团队,新学期里云路老师主动来到了颐和,开始了孩子们体能的强化训练, 看着孩子们身穿迷彩服训练军体操的视频谁能不动心?(郑委老师:没有一个强健体魄的孩子,如何真正成为中国的未来?一个没有强健体魄的孩子如何去面对未来的生活?一个没有强健体魄的孩子如何拥有真正的自信和真正的精气神?到颐和的孩子,我们首先要从体能开始一点一点的练习,强健孩子的体魄是教育者不能推卸之责任。我们当下很多所谓学校教育其实已经忘本了。)徐红老师正式加入了颐和团队,以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轻松学习英语,孩子们开始能对英文原版书朗朗上口了,通过英语学习提高了自信(郑委老师:英语学习是进入颐和学校最基本的科目,学习英语是为了让孩子找到自信,是为了通过英语的学习让孩子看到真实的自己,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勤奋和重复,明白一个道理,唯有坚持不懈的一点一滴进步才会成就一件伟大的事业。这就是我所说的,学科学习的本质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文科是为了让人提高做人的素养了解生命的意义,理科是为了让人拥有好奇,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有素养又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你还怕他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优秀吗?教育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清江老师正式全面做颐和的执行校长了,满军老师全面负责家长学校了,宋老师也来到了颐和,除了教授孩子文史哲外,更重要的是全面调整孩子的生命状态。爱相随的3剑客全面驻扎颐和,给颐和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就这样,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了,我也几乎每个月到学校一次,亲眼目睹着孩子们的头抬起来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更阳光了,更自信了,体能更强健了,英文更流利了。而颐和的老师们处在这个能量场中通过参加大小研修班,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生命状态。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郑老师为什么不要招生不要招聘老师的想法,通过一年多的积淀,颐和沉淀了一批有教育情怀的有识之士,他们放下了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了简朴的乡村,和我们的孩子朝夕相处,他们是真正在用生命感到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郑委老师:是啊,没有真正有情怀的人哪有真正的教育呢?!)就在我们发现孩子们的状态有了较大进步,可以进一步推进学校发展的时候,一位神秘嘉宾不期而遇,对出国留学非常专业的建斌老师通过参加爱与幸福基础班和研修班,整个人的生命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来到了颐和,我们一起共同商讨颐和孩子的前景,我们看到颐和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生命状态,借助世界一流的网络教学资源和我们的特色课程,孩子们可以走出国门,接受世界前沿教育,成为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栋梁,孩子们可以真正成为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才,这一切不再是梦想,而是指日可待,郑老师表达了他的激动,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他之前给大家描绘的颐和前景不再是理想,而是可以真正落地实施了,此刻我内心深处特别想说的一句话,信念太重要了(郑委老师:社会转型期下的教育,小学没有真正的玩耍,初中在建立建立价值观的时候却要急功近利挤进高中,高中做三年题,大学可能混四年,孩子的做人,孩子的价值观,孩子的心态,孩子的人际关系,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量这些教育工作谁来真正的实施和落实呢?在基本教学满足的前提下,小学应该尽情玩耍,在玩中学习,保持着孩子热爱生活和热爱学习的本质,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爱和力量;初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自己的理想,沉淀中国文化,建立文化的根;高中让孩子内在的生命动力主动发挥出来,孩子们激情澎拜,指点河山,可以年少轻狂,但却自律有德;大学颐和为什么选择让更多孩子的出国学习呢,因为当我们给孩子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后,国外”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能够很好的锻炼出来孩子探索,自律,自学的科研能力或人文素养,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拥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人,对于那些想拥有一技之长的孩子,可以选择发达国家的职业大学院校去深造,让他们真正的学成后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力量,而不是单单满足自己的功利和私欲。)过去20年郑老师在家庭教育领域也饱受非议,质疑,但他对爱与幸福的蓝图充满了信念,5年,10年,20年过去了,蓝图一步步在实现,其实我更想说,通过过去几年参与爱与幸福的活动,特别是颐和2016所经历的一幕幕,我更深的体会是爱与幸福的活动是符合人间正道的,符合大千宇宙规律的,所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爱与幸福发生的很多事情已经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了,到了相应的阶段出现了相应的人和发生相关的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顺道而行,何等喜悦!

     回想2016, 在爱与幸福的活动中,我付出时间,精力最多的还是颐和,而颐和也成了我生命成长中一次巨大飞跃的所在地,我又一次深刻领悟了所谓最大的无私就是最大的自私这句话的含义。2016年的8月,因为机缘巧合女儿和我一起参加了研十一的研修班,我以老师的身份参与,她以学员的名义参与。研修班上女儿当着大家的面说妈妈很虚伪,对学员很温暖对她则另一套,说心里话,听到的那一刻我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挺难过的,我自我感觉挺真实的,怎么在女儿的心目中成了虚伪的妈妈。后来郑老师帮我分析,觉得我不够心疼女儿,女儿身上的一些现象如果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我可能会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指导家长,引导家长悦纳,但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表面虽然不说,但内心深处是不接受的,孩子是读心的,所以她觉得妈妈虚伪。慢慢地我看到了那个没有安全感渴望关注渴望爱的小女孩,在她来到世上的这15年间,每到一个时期,女儿就会表现出一些行为让我去思考,去探求,指引我去修行自己。我和先生是所谓门当户对的两个家庭,我周边的至爱亲人的行为准则与我的标准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我很容易悦纳,与亲人的关系状态很好,自以为修行很好了,当看到女儿的一些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行为准则时,内心里深深地不认同她,女儿又一次用自己的行为让我看到虚伪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心,慈悲心还差得很远,对生命还有很多评判,还有分别心,这一切让我看到修行的道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前行。

    研十一之后,我自己做了深刻反思,我真正意识到女儿确实是我生命中的天使,一直在引领着我,之后很多次当《星星点灯》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想到了颐和夜空下的那一声发自心底的呐喊,像一场大雨惊醒了沉睡的我,外在的名利,指导师的光环像都市的霓虹灯不再闪烁,这一切对我都不再重要,女儿这个小天使像那颗模糊的星光探出了头,她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等候,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自己找到来时的路,用一点光,温暖女儿的心,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自己找到回家的路。经历了这场大雨,我发现自己有了巨大的飞跃,意识到自己是个有使命的人,我所有的经历都是为这个使命而来的,为了这个使命,上天只是借由我这个身体让我承受一些压力,让我有更深的感悟,当我看到这一点,这些压力已经不算什么了,内心深处萌生起了一股力量,为了这个使命勇敢地向前走(郑委老师:这一段话让我内心世界充满了感动和敬意,我知道冬梅老师已经是我的志同道合者,我们可以一起携手,去为了我们的使命而贡献我们自己力量。)今年我50岁了,这注定是我人生中的又一个转折点,我在研十二过了农历生日,在西安联谊会过了阳历生日,研十二郑老师送给我《星星点灯》这首歌祝福我的生日,是的,我的心路历程就如同《星星点灯》所描述的,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找到了天命,那就是跟随着郑老师行使爱与幸福的使命,做一个拥有大情怀的小人物。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后,我确实感受到自己满满的能量,昔日那个曾经不知疲倦拼搏在商业领域中的我又再现了,所不同的是,我没有了从前的压力,不执著于结果了,享受着付出无所求的喜悦,所以当很多人关心我,担心我太累时,我问自己的内心确实没有累的感觉,实在累了,只是身体疲惫了,睡一觉就解决问题了,因为心不累。还有更多的人很好奇地问我如何把家庭,工作,爱与幸福协调好,我自己深刻的感受就是只要在工作生活中真正践行爱与幸福理论,一切就得心应手。如果我们认为爱与幸福理论仅仅是解决家庭问题的,那就真的小看爱与幸福了,爱与幸福来源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的理解就是传统文化的白话文,容易理解,可操作,有效果。在家庭中,首先我重视的是伦理正常,过去一年我的父母,婆婆先后参加了爱与幸福的孝亲营,亲身感受了满满的爱,我的父亲在给子孙后代的家训中最后写道: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我已经深深感受到父母婆婆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先生是我最大的靠山,也是我生活中最密切的指导师,感恩我的生命中遇到了他。经历了几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完全放下了孩子的学习,孩子们也都为自己负责,研十一之后我和女儿的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我只要做好我自己,不过多干预她,事实上她的状态也越来越好,儿子更阳光更独立了,于是我有了更多时间做我想做的事。至于工作,我真正应用爱=信任+心赏+悦纳+帮助+建议,管理带动公司员工,当然借助指导师的优势,我针对管理层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内观自己,不时做些一对一交流,小型研修,我总想爱与幸福的志愿者不拿一分钱都那么尽心尽力,在我们的企业中,企业付着工资,员工享受着志愿者的待遇,他们积极主动地奉献给企业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样我也无愧于公司,确保企业达到预定目标。而我自己,也在所有的践行中不断了内观自己,了解自己,直面自己,接纳自己,成长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如花般绽放

     感恩2016, 我生命中新的起点。
 
   让我们一起“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郑委老师“爱与幸福”全国学员联谊会网址及视频课程地址www.iupup.com
    郑委老师近期受邀开设培训班公告:http://www.iupup.com/_d275972512.htm

    郑委老师助理:13511057996(北京) 13953170189(华东)13928406405(华南)

    郑委老师新浪博客地址(除节假日外每天更新)http://blog.sina.com.cn/cpep
    郑委老师微信公众号:zhengweilaoshi

    郑委老师邮箱zw-mail@163.com

让我们一起“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我会发布到博客上和微信公众平台上我的邮箱是zw-mail@163.com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郑委老师微信公众号

   

向劳动者致敬!微信号:zhengweilaoshi(用微信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搜号码-zhengweilaoshi) 

微信公众号名称:郑委老师(用公众号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查找微信公众账号-郑委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