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定信念,改变自己,给予真爱

(2012-10-25 07:19:34)
标签:

家长教育

家庭幸福

夫妻关系

郑委老师

爱与幸福理论

分类: 生命觉醒反思类

    今天这位妈妈写的标题值得玩味一番。乍一看三个短语是并列关系,仔细一读会发现,其实它们是递进关系:只有坚定了信念,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否则改变的力量就不足,改变就不能持久,改变也不会彻底;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领会到什么是真爱,因此也才有能力给予别人真爱,否则给予的就是假爱,并且给予了假爱却以为自己给的是真爱。

    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自我剖析和学习感悟,虽然这只是这位妈妈42天跟踪训练的第2周,但是能有这样的感悟和改变,非常令人欣喜。请这位妈妈继续坚持,坚持行知合一!

 

坚定信念改变自己 给予真爱

幸福家族145期学员  李L

 

    信念是当下的心时时刻刻都想,对未来不可知的事情抱有坚定的信心。我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是个很有信念的人,两天两夜学习,我才发现我对孩子,对老公,对自己一直都没有坚定信念。早上一起床总在催促孩子:“快点穿衣服,慢了就迟到了。”因为我总怕孩子迟到。每次孩子参加考试,她总是很焦虑,怕自己考不好,我总安慰她:“没事,你看你都复习的非常好了,一定可以的。”其实自己心里还在打鼓七上八下的。对老公的应酬多醉酒的问题,我见一次就发一次脾气,因为我心里就不相信他能改好,总认为他爱喝酒,是个没责任心的人。
    回首过去,对待孩子和老公我总在“试试看”,“不可能”间来回地徘徊。说白了我就是一个没有积极心态的人。训练前的一次孩子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点醒了我。在孩子的眼中,爸爸是个积极心态的人,什么事情都会找原因想办法;妈妈是个爱发脾气的人,遇事很急躁。我才意识到原来孩子的问题,家里的问题,夫妻的问题都源于我没坚定的信念,没有积极的心态,表现为急躁,情绪化。郑老师曾经说:“谁痛苦,谁改变。”家里我是最痛苦的,天天看孩子不自信,生活习惯差,老公忙于事业,很少关心孩子和我。我满眼看到的是孩子和老公的缺点,这样的日子能不痛苦吗?原来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我!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这个家才会走上幸福。如何去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不再总看别人的缺点,要总看优点,这就是降低要求。训练开始初期,作业是每天找孩子和老公各两个优点。因为长期的语言习惯和从小受的教育,我似乎已经习惯了不当面表扬人。要直接说他们的优点,我的嘴似乎张不开。老师建议那就写下来,然后照着念,念完以后转身就走,不管对方的反应。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明明做的不好还要咬牙切齿地找优点,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假。我第一天这么做的时候,我念完以后孩子睁大着眼睛看着我,似乎有点不相信。然后冒出来一句:“我们小朋友说如果爸爸妈妈这样和你说话的时候,那一定是在忽悠你。”我当时的感觉有点崩溃,但是我还是笑了笑,转身走了。我每天努力地坚持这样做,努力地发现着孩子和老公身上闪光的东西。我发现我的优点识别功能越来越好用,从做作变的越来越自然。做完每天的训练作业我一说:“宝贝,来签字了。”孩子就会飞奔过来,然后笑眯眯看着我说:“妈妈,你开始念吧。”

    (点评:从“刻意,不自然”到“不刻意,自然”,是每个家长改变时必须要经历的历程。要想达到“不刻意,自然”的结果,唯有克服自己,唯有坚持!坚持才能胜利!)


    我渐渐发现孩子每天都像只快乐的小鸟,蹦蹦跳跳,唱着歌曲,自觉完成每天的作业,房间都能保持整洁了。老公也变的很少晚上出去应酬,一有空就陪我和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状态又回来了。

    (点评:“做”是很重要的,要是不做,怎么能想象这种幸福的场景会回归自己的家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学习”改成了“习学”,“习”是第一位的。)


    对于孩子能力和才华的事情,要降低标准,只关注孩子做的过程,不关注结果。一是在孩子做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及时鼓励孩子。二是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求助于我们,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三是体验结束了,对体验的结果合理看待,运用评价模式对结果做出评价。做的不好的地方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让孩子提出下一步总结提高的具体步骤。在整个过程中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情绪暂不处理问题。


    其次对孩子放手不撒手,还责任给孩子。我发现我很喜欢孩子和老公听我的建议,不听就有情绪。特别是对孩子包办太多,不光包办行为更多的是包办思想。小到每天穿什么衣服,大到报什么兴趣班,都希望孩子听我的。现在想起来多么的可怕,孩子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做过主,体会不到靠自己的努力后成功带来的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放手应做到:不涉及到安全问题及道德问题的都可以让孩子去体验,体验过程要完全。有了这两个前提,其实基本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让孩子去体验。以前我总觉得让孩子洗衣服都是天方夜谭,孩子连袜子都不洗,怎么会洗衣服呢?而且衣服很大很重,她是断然洗不干净的。有一天,孩子发现她的床头放了几件脏衣服,孩子就说:“妈妈,你教我洗衣服可以吗?”我一看这正是教孩子洗衣服很好的机会,我赶忙将衣服分类,浸泡,洗涤,清透,甩干,晾晒等洗衣服的具体步骤,都详细地示范给孩子看。孩子学的很认真,也很有兴趣。当天就洗了三件外套和内衣裤,而且洗得非常干净。让我感觉到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我们从来没有给孩子机会,一味的包办。

    (点评:请家长们读三遍这句话:“孩子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做过主,体会不到靠自己的努力后成功带来的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再读三遍这句话:“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我们从来没有给孩子机会,一味的包办。”)

    德行责任方面的问题,给孩子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不伤害,不妨碍”。告诉孩子什么事情做之前,做的过程中,做之后要考虑:是否伤害、妨碍到了他人?是否伤害妨碍到了社会?是否伤害妨碍到了环境?让孩子要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跟孩子提前约定,如果违反了以上的原则,应该有什么的惩罚结果?但是必须允许孩子有犯错的机会,体验了才会有经验,一次理解,二次谅解,三次一定惩罚。这就是宽严有度。前两天我带孩子和同班的另外两个小朋友去上课,在车上一个小朋友放开了手机上的音乐,并把歌词篡改成了骂一个同学的话,几个人一起唱,唱了一路。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说话,因为我看到孩子确实是在别人的带动下唱的。回到家以后我把那首歌里被骂的人改成了孩子的名字,给孩子唱了一遍。孩子说:“妈妈,你不要唱了,我不喜欢。”孩子一脸的愧疚,小声说:“是那个小朋友唱的,我才跟着一起唱的。”我说:“妈妈明白宝贝是不得已,怕不唱小朋友有意见。但是我相信宝贝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次妈妈可以理解你,但是咱们约定好如果下回再有骂人的行为,可是要受到处罚的哦。”随后我和孩子约定了下回再骂人,就罚她一次周末不能看电视。然后孩子蹦蹦跳跳地走了。通过这件事情,我体会到了如何宽严有度地解决问题,对孩子恩威并举,孩子才会越来越爱你。

    (点评:这件事的处理体现了妈妈的智慧。1、现场不处理问题,过后并且是回到家后才处理问题,一是保护了孩子的自尊,二是给了自己时间思考好的解决办法,这就是“静能生慧”。2、妈妈这一次只是教育孩子,而没有惩罚孩子,一是因为孩子不是主观犯错,这里体现了“宽严有度”,对事严,对人宽。二是因为“不教而杀谓之虐”,有了约定,以后违反约定再惩罚,孩子才会心服口服。)


    第三就是凡事都要盯自己,没有别人的错,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化解情绪,实在化解不了就写问题表,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一个周六的下午,由于路上堵车我接孩子下课去晚了。老公和孩子等的时间比较长,孩子参加后面一个同学的生日聚会也迟到了。老公明显有情绪,还埋怨我为什么要去接,不如打车。我当时感觉很委屈,觉得老公没有体谅自己的用心,一回家就开始掉眼泪。后来我慢慢开始回忆整个过程,拿出笔开始写问题表,开始站在老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一是我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去接,老公孩子会比较高兴,但是恰恰忘了别人是否也这样想?是否别人觉得打车更方便呢?二是老公是个很守时的人,迟到他很不喜欢。孩子去聚会去晚了,他会觉得是自己没有把握好时间,才导致迟到。本来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因为我的迟到而没有做到,他当然会不高兴。慢慢地我开始平复情绪,之后把自己分析的原因发给了老公。老公很开心,回短信说了自己的原因。这件事情让我们都感觉到了盯自己的快乐和轻松。

    (点评:眼睛用来盯别人、找别人的错,只会把自己捆绑在持续不断的痛苦里;眼睛只有往里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与别人换位思考,才会收获包容他人、完善自己的快乐。)


    第四,就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关注自己的进步,不要关注自己的退步,一定要悦纳自己的错误。改变的过程,一定是经历升温、降温、平台期再升温降温的过程。前两周的训练,我的进步很大,因为对自己要求低,反复的很少,一进入第三周时我发现自己开始反复的很厉害。因为孩子老公变化很大,我对他们的要求又提高了。再加上我前面的变化也大,我对自己的要求又提高了,不允许自己犯错了。一天因为孩子不按时睡觉的问题,我的情绪一下爆发出来,并且抱怨为什么回家前心情都很好,回到家就被孩子搞得情绪很糟糕。孩子很难过,在反思日的对我的评价上写到:“今天挨批了,我很伤心。”我当时一下子就跌入了谷底,感觉自己一周的努力都付之东流。那种对自己的失望,对孩子怒其不争的怨气,让我自己痛苦不已。与俱乐部姜老师的沟通后我发现,我就是在挑孩子身上的问题,给自己的反复找借口。其实主是是自己没有处理好情绪,所以才导致事情发展的越来越糟糕。而且情绪的失控也一度的反映了自己对自己的高要求,不悦纳自己的情绪和反复。我历来是个完美主义者,凡事都喜欢做到最好,做的不好就埋怨自己。我现在需要的是多鼓励自己,多看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像赏识孩子老公那样赏识自己。一旦过了自己的这关,我相信我会进步的更快。

    (点评:对!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请牢记郑委老师在课上讲的:“不要关注自己的反复,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进步;不要关注自己的退步,一定要悦纳自己的错误。”)


    在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明白了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相信郑老师授课的知识点,那只是他的认识和看法,那只是知识,如何内化成自己的智慧,需要启迪,需要磨练,需要修行。即知即行,即行即坚持行,我一定会遵循这个原则,践行“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让自己、自己的家庭和更多的人走向幸福。

    (点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自己去悟”很重要,这要靠不断的“习学”,不断的修行,止于至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