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小衔接系列(四):用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面对学习难题

(2012-10-12 07:20:30)
标签:

孩子学习

家长教育

真正好

教育

分类: 孩子学习能力类

    辅导孩子学习语文,首先自己要懂语文;辅导孩子学习数学,首先自己要懂数学;辅导孩子学习英语,首先自己要懂英语……而如果没有耐心和信心,懂得再多的专业知识,也辅导不好孩子。

    这样的道理家长们未必不懂,但平时头脑再清晰,遇到孩子出现问题,难免会着急,难免不耐烦。原因一方面是家长们不知道怎么“耐心”,另一方面是即使知道,没有人给自己做一遍,对“耐心”没有具体的印象。今天,苏霍姆林斯基文章中所写的案例,谈的就是“耐心”的做法,希望能通过这具体形象的描写,让您有所借鉴。

 

用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面对学习难题

[苏]苏霍姆林斯基

    让我们举例说明我们是怎样树立这种思考劳动者的自尊感的。我们给二年级学生读一道应用题:“建成了每幢有9套住宅的房屋4幢,和每幢有4套住宅的房屋9幢,已有1/9的住宅里住了人,问还剩下几套住宅没有住人?”我们已经训练了孩子们,对于这样难度的应用题,在二年级一般地都用口头解答。课堂上笼罩着一种集中精力进行思考的气氛。孩子们要先记住已知数(条件),理解它们之间的依存性,然后开始计算。

    (真正好点评:苏霍姆林斯基作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教育大家,所写的案例是很有代表性的,家长们一定要用心去读。家长们读书也应该是这样,要选择精华来读,对于《几招搞定XXX》,《XX天解决XXX》之类急功近利、只讲“术”不讲“道”的书应该是摒弃的。而且即使是读精华的书,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吸收,变成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样读书才真正有用。)

 

    在应用题没有解答出来以前,孩子们是不动笔的,只有作业都完成以后,他们才把答案写在一张小纸上。教师在课桌当中走着,看见有谁已经做好了作业,就给那些思维最敏捷的学生再发一张卡片,上面布置新的更新一些的题目。在我们把应用题读过后,只经过5、6分钟,有几个孩子的眼睛里就闪耀着快乐的火花:得到了正确的答案。由于受到成功的鼓舞,这些孩子得乐意再做更难的题目。我们看到,又有一批批孩子的眼睛里露出快乐的闪光。可是班里有一个差生尤位,学习很差。我们专门为他把题目重读一遍。我们看到,这孩子是多么艰难地但终于弄懂了各个已知数之间的依存关系。尤拉只是理解了应用题,但他也为此感到高兴。我们也应当善于对儿童思考的这一点胜利给予评价。尤拉在我们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读着那些已知数。我们知道尤拉的记忆力很差。这孩子单是思考应用题的条件就费了10来分钟。对他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接着他转入计算。我们又一次跟他把应用题的已知数重复一遍。计算正在正确地进行,孩子感到高兴,我们也跟他一起感到高兴。但是突然又出现了困难:又有什么已知数忘记了。孩子付出那么大的劳动而在构筑的房屋又倒塌了。我们又跟尤拉一起重复应用题的条件,这孩子又抓住了原来断了的思路。当作业已几乎进行到底的时候,又有什么东西忘记了。我们还是耐心地给他解释几遍,让他再进行思考。

    (真正好点评:这个帮助尤拉的过程值得家长们好好揣摩。对于某些暂时落后的孩子来说,确实要经历这样“一波三折”的过程,家长们一定要用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不能有任何的不耐烦,更不能在心里比较孩子:“我的孩子怎么比别人慢那么多!”孩子表面上看很费劲,但他走过了这段历程后,其实是完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他获得的是一个很宝贵的体验。相反,家长如果着急和催促孩子,孩子就会因为着急和害怕而无法把学习任务进展下去,形成对困难的心理障碍。家长们一定要多体会这样的孩子内心里的艰难,多理解包容孩子,孩子就会因为感激而获得进步的动力。)

 

    终于,尤拉把答案写在纸上了。孩子为他的成功而欢欣鼓舞。在他的精神上,有一种难以表达的欢乐:这胜利是他经过艰苦努力而得来的!正是这种发现的欢乐,这种靠自己的努力而完成作业的欢乐,才是人的自尊感的源泉。这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在儿童的心灵中激发出新的思考的能源。我们要珍惜这种力量。

    (真正好点评:“这种靠自己的努力而完成作业的欢乐,才是人的自尊感的源泉。”补充一下,这里的“靠自己的努力”,是家长给予孩子信心和支持后,孩子主动去做的,而不是为了避免家长批评和惩罚而做的,这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要千万谨慎地防止儿童的脑力劳动得不到任何结果的现象。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因为实际上劳动本身也不存在了。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
    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实验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有时候,要把一个孩子引到一个胜利的高处,像我们引导尤拉那样,需要花费一星期、两星期甚至更多的时间。是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求有巨大的耐心和对儿童的创造力充满信心的啊。

    (真正好点评:苏霍姆林斯基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说,尚且需要给予孩子巨大的耐心和信心,那么家长——与孩子成长关系最密切的人,岂不是更加需要这些品质呢?)

    (本文选自《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有删改)

    后记:至此,我们的“幼小衔接系列”就结束了,感谢这段时间家长们的支持。我们常说:“知识不是力量,知识的使用才是力量,知识的重复使用才是真正的力量!”这个系列的四篇文章,每一篇谈论的都是一个关键的具体问题,解决好这四个问题,毫无疑问您的孩子就会比别人成长一大步。希望您能把这些知识用起来,让它们对您的孩子有帮助!

    接下来,我们将会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青春期孩子教育问题的系列,请家长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