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悦纳自己和他人》,与上周发布的《家长改变过程中应看到自己的进步》一文,是相互呼应的。对于学习了的家长们,特别42天训练在训的家长们来说,“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悦纳自己的错误”是同样重要,相辅相承的。前者是指家长们对待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后者是指家长们对做得不好的地方应有的心态,只有学会肯定自己,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坚持“习学”和改变;只有学会悦纳自己,才能不让错误成为包袱,有效地把错误转化为“宝贝”,从而也才能持续拥有坚定的信念,改变自己,幸福家庭。
真正好官方网站最近两期的“精彩专题”的策划,跟这两篇博文也有着相通之处,上一期的专题是《学会欣赏孩子》http://www.zzgood.cn/_d273900413.htm,而这周更新的专题是《你信任孩子吗》http://www.zzgood.cn/_d273907771.htm,“学会欣赏孩子”是在孩子做得好的前提下家长应该做的,“信任孩子”则是孩子有可能还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家长尤其要做的。“学会欣赏孩子”与“学会肯定自己”是相通的,“信任孩子”和“悦纳自己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相似之处,家长们可以好好对照,好好品味。
悦纳自己和他人
幸福家族成员 缪YH
从培训当初到现在,老师们一直在强调,我们要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错误,悦纳他人的错误,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碰到现实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到可以悦纳自己。
就像这两天,我还在为婆婆的事发愁一样,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下班回家我带回来一篮杨梅,孩子带着小伙伴来家里玩,那我就建议孩子带点杨梅给小伙伴的爸爸妈妈吃,也已经分好装在袋子里了,可婆婆一见,当着小伙伴的面就说,给他们这么多,都值多少钱了。孩子马上就对小伙伴说今天我给你杨梅,你明天要给我多少钱的。我一听,着急了(就像郑委老师说的,女人遇事就容易着急),孩子奶奶用错误的价值观在引导孩子,我又不能当面说孩子奶奶叫她不能这样说,只好等老公回来,跟老公讲了这件事,老公跟孩子也说了话,也和孩子奶奶说了话。我当时就在想,碰到这样的事,我该如何改变自己呢?想想我自己没有错,我要怎么样改呢?想了几天也不是很明白,思路乱的很,搞得自己情绪很糟糕,还是一头雾水。
今天终于盼来了和袁老师沟通的日子。袁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的问题,没有悦纳自己的情绪,搞得自己情绪很糟糕,你也没有悦纳孩子奶奶带来的情绪,可能因为孩子奶奶比较节约,心疼钱,给了人家那么多有点舍不得,那也是因为他们那个时代苦过来的缘故。我想想,袁老师说得很对,在培训课时听郑委老师这么一说,以为很简单,到真的碰到问题了,自己怎么都没有想明白,但经过这次袁老师给我分析后,我突然明白了一点,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如何来悦纳自己,悦纳他人。说说是如此简单,如此容易,当真碰到了要做起来还真是不容易的,特别是碰到自己情绪不佳的时候,如何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了,也就是如何悦纳自己、认同自己了。调整好了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情绪,也就是悦纳他人了。因为是从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了。其实我也可以和孩子的奶奶说一说我的想法,告诉孩子奶奶在说这种话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小伙伴的面讲,可以单独跟我讲。老人也没有错,毕竟也学过文化,当时孩子的奶奶也许想到就只有这些,这么想的就这么做了。其实我也可以先跟孩子的奶奶说一下,要带点杨梅给孩子小伙伴的爸爸妈妈吃,让孩子奶奶有个心理准备。
悦纳自己就是悦纳自己的全部,悦纳自己的一切:从现在的这一时刻起,无条件地、全盘地接受你自己,不管是你的长相还是学识,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不管是做得错了还是做得对了的都要认同自己,让自己的心情愉快!悦纳他人,也是这样的。从他人的立场角度考虑问题,他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或都做出这样的事,我们也要认同他人。袁老师,上期我明白了如何盯自己,就是盯自己的责任和身份。这周学会了如何悦纳自己,调整自己,呵呵~~虽然学会了,但是还不熟练在生活中使用,我会慢慢地使用,直到熟练,那么我也在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改变。是这样的吗!
每次和袁老师沟通后,心情都会特别的好,特别轻松,但也总是会认识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努力学习的方向,学习后在生活中习学,有袁老师的耐心帮助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换位思考,我们要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别人的感受。袁老师谢谢你,我会努力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