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是一种生产力,这句话很有意思,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看完了这篇文章,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相信每一个跟我们学习过的家长,特别是参加过42天训练的家长对这句话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我们常说“静能生慧”,“生慧”是为了什么?——终究是为了我们获得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问题在我们眼里就越来越不成为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在障碍越来越少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前进,更好地去追求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如此,宁静不就是一种生产力吗?
对这篇文章,老学员可以好好地品味品味;没学习过的家长,看完这篇文章后请你思考3个问题:
1、一天当中你给自己多少让心安静的时间?
2、你通过做什么事来使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3、你做的事真的给你带来内心的安静了吗?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于丹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
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木匠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干着干着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木工房被刨花堆得满满的,足有半人高,徒弟们停下手里的活儿东翻西找,始终没有找着。
天色已晚,师父说:“算了,先去吃晚饭,明天再找吧!”就带着徒弟们离开了木工坊。
一个多小时后,师徒们酒足饭饱,回到木工房,见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拿着手走说:“爸爸,我帮你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是惊讶:“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是如何找到的?”
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听见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说它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本文选自《于丹趣品人生》,于丹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10月版。有删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