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关注张YM家,我对他们家的第一印象是母亲传统而焦虑,儿子帅气而叛逆,父亲负责而无助。我一直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我也坚定的认为这个家庭一定会走上幸福之路。
我知道张YM家“出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无非是让家庭知道“出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去解决?同时陪伴着家庭去解决!但,这一切需要时间。
做了这么多年这个行业,曾经最让我“苦恼”的是“我们知道问题,也知道如何解决,但解决问题的人并不是我们,换句话说,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我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陪伴着家长,让家长慢慢意识到问题、放下心来、积极面对、坚持改变。
张YM家的改变,完全在于张YM不断的坚持,她自己学了两期,拉着不愿意来的儿子参加,努力让丈夫参加,这其中我看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为了自家的幸福而付出的努力,因此我专门和王校长说要多关注这个家庭,这是我又一次把张YM的文章贴在博客上,就是想鼓励她和支持她——只要你不松手,我们就会一直拉着你的手向前走。
《改变,从心开始,重新开始》
湖南 幸福家族 张YM
一、42天转瞬即逝,感谢老师引领我们全家走过这段改变和收获之旅
近几年,当青春期的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让我们难懂时,我就开始四处求助。去年5月,在网友的介绍下,我“认识”了郑委老师,听说他倡导的“用工学原理解决社会学问题的新方法”和“中国家长教育工程服务平台”以及愈来愈完善的理论体系,使无数家庭找到了希望。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参加了郑委老师的“智慧家长”培训班。
两天两夜的郑老师讲座,可说是浓缩了家长教育的精华,记得学习期间,郑老师见到满脸愁容的我时,只说了一句“先让自己静下来”,当我满脑狐疑,课堂上郑老师第一次激将我时,我还差点误读为被“忽悠”了,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看到他和团队的其他老师为家长和孩子的问题连轴转地辛勤工作,看到孩子们那么自然地和他亲近,看到短时间内对问题的剖析那么精准、那么深刻,看到拥有无比信念的他们为学员们解难时那凝重的目光时,我不再担心,我找到了答案:我认定这是一支极有社会责任感的团队。
随后的42天跟踪更让我坚定了这一认识。当被问题困扰时,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深夜给郑老师去信,没想到仅隔几个小时,早起勤奋的他就回了信,言简意赅的寥寥数语,让我找到了方向,让我释怀,更重要的帮助还在后头,当我屡屡走不出“心随孩动、心力交瘁”的困境时,他的一句“改变自己其实是一个很愉悦的过程”让我猛醒,原来我一直在像苦行僧似地忙作业,却忘了老师让我们做作业的初衷!放下了沉重的“包袱”,忽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我意识到每天的作业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修行和完善自我的过程,更惊喜的发现老师布置的每道作业原来都独具匠心:“五子登科”和“不争对错有良言”让家变得温馨整洁,“我想……你看可以吗”句式让你的话委婉减纷争,有时管用到对方几乎无法拒绝你,表扬或鼓励模式和盯自己等环节则如一剂剂良药,拉近了和家人的距离,其他如知识点、格言、自我评分、短信联系等都有其实在意义。而德高望重的王校长、马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定期相约,则如点睛、似明灯,他们是跟踪阶段的灵魂和核心,通过他们的点评和指导,透过他们的“目光”和期待,你会发现自己在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点点地进步,42天虽转瞬即逝,但这些作业却是如此的厚重,他将带领你不断收获。
二、通过学习和跟踪,我和我的家正在一步步改变
现在,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的任性、难以沟通、不爱学习和其他不良习惯正逐渐改变。
因为住校,我们和他只能通过短信互动,开始,孩子对我们的学习给与了充分理解和支持,每天短信告诉我们优点和进步,周末签字和点评,后来由于双方沟通和了解不够,孩子有些应付了事。寒假开始后,我们意识到,这是双方沟通和建立互信的关键,只有在这样的行知合一中,双方才能加深了解,问题才可能得到发现和最终解决。抱着一定要做个听话和坚持家长的准备,我们着手实施。首先爱人也赴南宁参加了培训,夫妻一有时间就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理解、互相提问、互相监督学习,并尽可能创设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孩子见我们认真学习,也很少应付了。在家的20天时间里,他帮着收拾卫生,迎接春节,家里的窗帘、沙发罩都是他拆下、浆洗和安装的,每天帮厨、洗碗等活他也帮着干,重要的是他跟我们的交流明显多了,原来是交流必干战,现在大家尽量不伤和气,我们掌控好,双方一方有情绪时,都尽量不处理问题,有时候他见我们在做作业时,还蹑手蹑脚地偷偷进来瞅瞅,主动找我们聊聊天,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随着和孩子的沟通深入,他对我们那种提防的心渐渐退去,我们也尽量减少和消除壁垒,尽量做到信任他,于是不断反问自己“我信任孩子了吗”,督促自己把爱和信任的阳光洒向孩子,让他感觉到家的温暖。
在交往中,我们发现,有的问题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糟。(郑委老师:这一句话切中要害!其实张YM的儿子就没有那么糟!父母眼中不欣赏孩子,孩子如何积极向上,优秀起来?)原来以为孩子很物质,可他在开家庭会议时,竟把“花钱有些大手大脚、不会节约,减少对物质要求”作为对爸爸的意见提出,他还收集了表哥的一些旧衣穿,因为可以“节省开支”。原来我以为他只爱听港台歌曲,其实他一样喜欢听其他流行音乐,有的喜爱的歌星还和我们一致。原来他视大家庭对他的帮助教育为开“公捕大会”,可他的呼唤我原来竟未当回事。一起看电影,原来他对电影的故事情节预见竟是那样准,原来他也喜欢看主旋律节目《感动中国》,因为那样写作就不用担心没有素材了。从不爱表演节目的他,竟然为了集体利益,在北京培训时一家伙就演了三个,而且那个小品还是他的“主创”……
虽然未来怎样还不能预知,(郑委老师:为什么不能预知?一定会好才是“信念”!)虽然孩子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我们仍有许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在良好关系的开端下,相信一切会向着良性发展,通过我们的放手和帮助,通过爱与信任,通过家庭的温暖和感召,孩子心里会暖暖的,他一定会好起来的。
三、四个“认真对待”,让我的内心平静下来
当我第一次听到“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夫妻关系胜过亲子关系”、“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等家长要树立的三大观念时,我颇不以为然,怀疑第一个-----不尽然吧、第二个----对教育孩子有用吗,第三个-----这还用说吗,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中国的家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太多了。所有的职业中,唯独家长是不持证上岗的,仔细分析,三大观念是家长不能绕过的“坎”。做智慧家长,要从“心”开始,树立这些观念,是问题解决的基础。
从“心”开始,重新开始,你会发现许多原来的想法还真值得推敲。原来总觉着孩子教育不可逆,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个人更是无力改变,你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无奈,你消极又有了理由。原来家人相处时的“审美疲劳”正渐渐驶向“找不到感觉”的方向,想和爱人凑合着过呗,现在会忽然明白“他也不是完人,苛责只会使自己过不去”,原来对孩子爱恨交加,现在才明白“真爱是无条件的,不听话和成绩不好不是不爱的理由”,原来对自己“冤怨有之”,现在才清楚焦虑和纠结解决不了问题,悦纳和改变自己是最重要的。
从“心”开始,重新认识,你会在顿悟中明白,在普遍认为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拥有心灵的一方净土,拥有积极的幸福观,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家人,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家庭,是多么重要。其实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你会慢慢变得积极起来,与其抱怨社会,不如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你会给辛苦了一天的爱人送上温馨,有情绪时你会暂时平静;你会适时“示弱”,享受家人的关爱,不再把修行当作是包袱;你会感恩这一路走来,孩子的陪伴,他那挑剔的监督又算得了什么呢,不是更有益于你进步吗?你甚至还会想:我是家庭问题的“罪魁祸首”,还是让“始作俑者”来纠错吧。于是你会每天信心满满、心儿暖暖,因为未来仍在自己手中,更为重要的,你会提醒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义非同小可、绝不能懈怠。(郑委老师:这一段落写得太好了,我读了三遍,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几遍。)
家长教育工程开启了智慧之门,智慧思维启发我换方式、换角度思考了许多,其实真正的收获又怎么会仅仅在教育孩子上呢。
相关阅读:张YM的相关文章《原来很多事情不是那样的》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34564397_0_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