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要赶往上海,没有时间写那么多字了,写几句话吧:
1、学习的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定是“习学-进步-迷茫-反复-努力-习学-进步”的过程,只有在迷茫时坚定信念,在反复时悦纳退步,在努力中寻找方法,在进步时总结经验,只要这样才能收获幸福;
2、改变自己并促使别人改变的过程“没有特效药”——拥有“只管修行,不问前程”的心态,是最终达到目的的最好心态,说白了,就是做好自己,不去要结果。
3、改变孩子的过程中,最大障碍之一就是“放不下孩子!”,家长敢不敢内心放下孩子,让孩子真正从内心对自己负起责任。这其中有两类家长,一类从头到尾就放不下,还有一类就是在孩子取得进步以后,又开始对孩子有新的要求,回到了起点,家长们,反思反思,下文中的家长就是放下了孩子,尤其在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时候也能够坚持!
3、天津指导中心乔迁新址,祝福他们越办越好,北京总部下一步对他们的支持力度会更大;
4、期待明天见到上海和江浙一带的老学员们,每次在各地见到老学员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我家已经改变了
天津 王Q
42天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42天前郑老师的讲课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而这42天的学习中,老师又带我们走上了一条幸福的道路,让我知道原来我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也让我有了丰硕的收获。
学习刚开始的头几天,
我一直觉得挺乱的,理不出头绪,因为我当时来这儿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来的,可是老师要求我们不要管孩子,给了我们很多看似跟孩子学习没有关系的事情让我们去做,这跟我自己的当初的强烈的主观意愿一点都合不上,所以很迷茫,我就想为什么呢?想不明白就去翻书吧。打开书第一页,我一眼看见了郑委老师的签名,看了一分钟,我突然感觉有一种顿悟:郑委老师写的是:“把幸福带回家”,老师是引导我们寻找幸福的,培养孩子的目的也是让他一生幸福。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就是享受现在生活的快乐,同时不断追求积极的人生目标。而幸福的基础就是美满稳定的夫妻关系。
悟到了这一点,我的观念就真的变了,不是口头上的变,是思想上的变,接下来就开始了改变夫妻关系的行动:上班后给他发个短信“宝贝,一天愉快!”,晩上回家跟他说“回来了,一天辛苦了!”没事时就聊天,刚开始有些生硬,但很快就真得觉得很愉快。
由于观念的改变我的心态也完全变了,我们家的生活模式是所有的家务都是我来干,孩子我来管。我老公是一个很勤奋上进的人,在单位很努力,很投入,回家就会很疲惫,很少说话,由于工作的压力和身体的不舒服等等的原因他总借故发脾气,我一直感觉他回家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是指责我。我想老公在家的感觉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人都是相互的。我一直很理解他在外拼搏的辛苦,所以很少跟他吵,而是选择了沉默,也从来不要求他做家务。理解是理解,但我的心态严重的不平衡,所以郑老师讲到夫妻关系的时候,就触到了我心底的痛处,我哭得特别凶,怎么忍都忍不住,当时我就想,老师和同学们心里肯定会说“瞧,一个标准的怨妇”。
“家是女人的,是需要女人用智慧经营的”。指导师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持。在观念转变后,我的行为就随之而变,我不再想老公的缺点,而是每天都找他的优点,绞尽脑汁也要找到,他指责我的时候我也真得不生气了,而是笑逐颜开的跟他说“你为什么不鼓励我呢,为什么不帮助我呢?”每家都有每家的不一样,因为以前我们之间的话实在是太少了,不非得必要的时候就不说话,现在要改变,那我首先就要多说话,多提要求,也就是多沟通,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太多话就成唠叨了。我的老公是一个非常坚持的人,我也担心自己的努力会白费,跟宋老师沟通后,宋老师说:“你改变不了任何人,你只管做,只管改变自己,你的方向是对的。”我就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我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改变自己,很快就发现了老公的变化:他感觉到了我的改变,回家话也多了,笑容也多了。再后来,宋老师又指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关心和照顾是不一样的,凡是保姆能做的都是照顾,关心是真正站在别人角度去想。于是我不再一味跟老公说“不要那么忙了,不要太累了”而是说“加油,宝贝!”对于在工作上“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公来说是需要这样的精神支持的。当然最高兴的是我,因为是我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我的另一个收获还在于我能够悦纳我自己。我以前特别不自信,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没有一丁点优点,特别消极,觉得过一天算一天,任何快乐和开心都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在听了郑老师的课以后,我感觉“踮起脚尖”能看到前面的光明了,因为有一些东西我当时还是不太理解。我又积极地报名上了42天,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王积极”,我积极的学习,积极的思考,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让我充实,让我自信,我不再惧怕困难,不再消极的等待,而是主动去寻找问题,去寻找发生的原因,去寻找解决方法,而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让我非常快乐,非常开心。
孩子的改变比老公要来得慢一些,这是符合孩子的生长规律的,我没有焦虑。前期的学习重点都在自我改变上,对孩子的学习我基本上是不闻不问,在跟老公的沟通过程中我也向他传递了我学到的内容,老公悟性比我高,很快他就降低了对孩子的要求,杜绝了三比,不再跟孩子暴怒,不再指责孩子。我每天都去找孩子的优点,写在训练手册上,孩子每天都特意看一看,然后郑重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孩子也有了变化,不再暴躁了,放松了,也自信了。有事情会讲出自己的想法,讲出为什么想这样做,而不是像以前摔摔打打不耐烦的样子,因为以前我们对孩子管的太多了,这也不许,那也不许,让他感到十分的压抑而又无法反抗,那种感觉肯定十分糟糕。(我又想起了二天二夜的学习中的那个被缠的孩子的游戏)
爸爸不再打骂他,孩子又有了新问题,他渐渐开始试探着跟爸爸顶嘴,到最后越来越过份,早上起来也故意弄出好多响声吵醒爸爸,说了他好多次(因为我觉得这是伤害和妨碍父母)也没有改变,正好在周日的时候郑老师来天津讲课,我们有幸又见到了郑老师,我请教了郑老师,郑老师说,“他就是在看你们是不是真得变了。”并且告诉我不要去关注这件事情。回到家我跟老公传达了郑老师的话,然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就此事说过一句。结果到了周五的早上,孩子给了我一个让我惊喜的改变,早晨起床后,我给孩子准备早点,盛面包的袋子是硬塑料,我一动它就响声很大,孩子听到后马上回过头把食指放在嘴那儿,说:“嘘,小点声,爸爸睡觉呢!”瞧,你没要求,他自己就会有要求。
从我开始学习起,我就没有再逼着孩子学习,而结果也如老师预料的那样,孩子的成绩呈直线下降状态,连着几次考试都倒数,我也没有太着急,而是对《品质表》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去执行,而且让他感觉到不管是哪件事情做好了都能得到鼓励、表扬、奖励,爸妈高兴,自己高兴,有一种荣誉感,那他就更乐意主动去做。对于考得很差的试卷我一直是用书中的鼓励语式去跟孩子说的,这让孩子没有了焦躁,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平静地一道一道地改着错题,没有了那种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的表情。虽然这样,但再后来就像郑老师说得有的家长的学习态度那样:说得时候激动,想起来冲动,做起来一动不动。即使这样我也不能催促他学习,这样的话又回到过去了,但我刻意地向孩子传递了在相信自己、接受错误、寻找方法、确定目标后,最重要的是要去做,不行动是不可能有进步的。这种状态在上个周末有了一个飞跃,让我又激动了一把:周五晚上,孩子表情郑重地对我说“妈妈,你帮我补补数学吧!”孩子在我和他自己都没有要求的双重放松下,终于自己有了要求,真得是我不关注什么,他自己反倒就会去关注什么,我赶紧向他表达了自己非常愿意帮助他的意愿,并且马上开始了数学优化的练习。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一两天,他在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想玩的想法,而且做的时间长一点就有点不耐烦了。后来慢慢地都在改变,现在他写作业不用我催了,自己主动就开始了。我会帮助他制定每一天晩上的计划,作业写完了,有时间做一些课外的练习,而且在计划中一定要留出半小时让他玩的时间。
我们一家人现在每天都在“早上好,一天愉快!”的问候中开始愉快的一天,在“晚安,做个好梦!”的祝福中幸福的入睡。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在路上堵了很长时间的车,点着油门和刹车一点一点地往前挪,突然间畅通无阻了,心里那个畅快啊!当然我也知道以后还可能会有反复,也肯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我不再惧怕,不再消极,而是微笑着去迎接它们的到来,微笑着去“找原因+想办法”!
王Q
2011.1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