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委老师
郑委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67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功近利会把孩子带向何方?》

(2011-10-25 22:24:39)
标签:

郑委

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

幸福

孩子问题

家庭暴力

教育问题

教育

分类: 生命觉醒反思类

   《急功近利会把孩子带向何方?》

文:郑委

  

    看到衢州徐JF写的这篇文章《急功近利会把孩子带向何方》,很欣喜。首先,这篇文章可以给同学们带来很多的启示,文章中的设问和反问展现出徐JF的智慧,拥有教子智慧就是家长学习的目标;其次,徐JF的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孩子学校的家长正确认知“教子智慧”,帮助更多的家长去伪存真;其三,家长学习如何教子,切忌开始学习具体方法,改变观念最为重要,改变观念寻找规律是“道”,学习原则去伪存真是“法”,自找方法坚决执行是“术”,“术”很容易学,也最容易操作,但不符合“道和法”的“术”只会伤害孩子,而大量的家长不懂得教育的“道和法”,和别人学“术”,是一件非常可怕地事情。徐JF已经悟到了教育“道和法”,祝贺她。

   参考文章:我曾经写过两篇文章《家长不要瞎读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0qnbd.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0pxjq.html

 

   我昨晚无意之中看到李阳家暴事件在东方卫视的电视节目《东方直播室——家庭暴力谁之过》,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1ODkwOTE2.html,我越看越气愤,本来李阳“疯狂”我完全可以理解,他自身有心理问题其实专业人士都心照不宣,我本不想评价,但当我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真的出离愤怒了,李阳竟然不知道任何悔改,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嘴上承认自己错了,其实心里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我本不该去评价同行(李阳也做家庭教育),但这一次因为李阳在东方卫视用了71分钟来展示自己,这就是一个公众事件,我可以评论了,因为我真的忍不住了,李阳竟然把“家暴事件”变成了“自我炒作的手段”,把“电视直播”变成了“危机公关”,这样拙劣的表演,真不知道李阳如何以“教育专家”自居,人不怕犯错,就怕犯错之后不知悔改,当一个教育工作者没有把“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作为教育前提的话,这个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我可以原谅李阳的家暴,如果他悔改的话,但我真的看不惯他在电视节目中的种种表现,通过他的表现我知道李阳的家暴根本无法原谅,感谢东方卫视做了真实的71分钟记录,因为它的记录真的真实。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1ODkwOTE2.html

 

   以上这段话是我昨晚看完电视写的一篇文章的开头,想了很久我都没有发到博客上,今天看到徐JF的文章,我还是把这一段发了上来,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基础是“德行好”“不骗人”,如果连这都做不到的话,根本不配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家长选择教育机构的时候,首先不是去思考孩子能学到什么,首先要思考的是这个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或者核心团队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所担心不是问题食品,不是社会诚信,我最担心的是教育出问题,教育没诚信,教育工作者没有德行,如果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那我们中国民族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我不能再往下写了,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抱怨,做好自己,给大家做榜样,能帮助一个是一个,这才是一个教育者真正的情怀。

 

   陶行知先生,我的偶像,他说“社会的公德是每个人的私德组成的”,我们不能说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公德,我们应该关注的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是否有私德。教育工作者们,我们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私德,用私德来影响每一位身边的学生,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公德,越来越文明。李阳们,你们真的明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吗?

 

   

   《急功近利会把孩子带向何方?》

文:衢州  徐JF

 

    今天上午学校组织了一场专家讲座“如何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听着题目挺吸引人,可听了之后,谈不上有多失望(因原本就没有期待),却有诸多感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希望与各位家长共同探讨。

 

    专家讲了三个方面:一是让孩子有梦想;二是让孩子有自信;三是养成良好习惯并懂得感恩。这三个方面,毫无疑问,的确是应该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并加强的重点。但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有四个字“急功近利”不断在我脑海盘旋,不知道这堂讲座之后,会让多少位原本就为孩子成绩着急的家长们变得更急,会让多少本已不怎么爱学习的孩子开始“恨”学习!   

    一、什么是“梦想”?专家讲“梦想”时,先是用了美国国务卿赖斯的例子,得出结论:要实现梦想,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八倍的努力和辛劳。又举了一个没文化患重病的父亲带孩子上北京参观“北大、清华”引导孩子立志的故事,对家长们说,带孩子去旅游,不是看名山大川,就应该去北大清华这些名校,有“梦想”才会成功。试问:北大、清华是孩子的梦想还是家长的梦想?“梦想”=“名校”?“学习”=“吃苦”?“成功”=“幸福”?让孩子上重点大学这一定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理需求,今天晚上会有多少孩子要受家长“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的教育:孩子啊,你一定要立志考北大,从现在开始吃苦,比别人吃更多的苦你才能成功!

 

    二、怎样让孩子有自信?专家讲了一些比较有理也比较好的方法,比如说,多看孩子的优点,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并鼓励,上次52分,这次54分,那就是进步。我也非常赞同,但他最后说,大家购买他的书,他要为孩子写一句话:孩子,你真棒!加油!  他是谁?孩子是谁?谁认识谁?不认识你怎么知道他真棒?他什么地方棒?他什么事情很棒?不知道你瞎说什么真棒?这不是欺骗孩子,忽悠孩子吗?3岁的孩子,你对他说“你真棒”他会开心地笑;13岁的孩子,你对他说“你真棒”,他说你“神经病”!孩子是读心的,家长的真爱他自然能感受到,家长以“爱”的名义“要求”他会在一定时候以特殊方式来反抗(孩子的逆反期都提前了,我们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吗?!)

 

    三、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专家说,家长“身教重于言传”最重要,这个道理绝大多数家长都懂,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如何坚持。专家又说了,家长对孩子要严格要求,要陪孩子学习,一个“混混父亲”在孩子高中三年,每天晚上陪着,孩子作业写到一点,他陪到一点,孩子学习到天亮他陪到天亮,孩子感动了,考上了好大学!我相信有这样的事例,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带给广大家长什么样的信息?天天盯着孩子的学习,他的成绩也许上去了,也许考上了好大学,如此“苦”的学习生涯,会让他以后的人生之路有“幸福”吗?

 

   整个社会是追求“成功”的社会,连教育都“急功近利”了,社会疯了,教育部不能疯;教育部疯了,学校不能疯;学校疯了,家长不能疯;当家长都疯了,孩子还有未来吗?

 

   爱孩子,就让孩子成长路上有快乐,以后才可能“幸福”!每一个孩子不一样,除非全国只剩下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所有孩子都能上;每一个家长不一样,我们需要改变的是理念,而不是学“方法”,专家孩子上北大的方法,我们学不了!

 

    当有这样一个选择题摆在你面前时,你会选择什么:A、一个身心健康快乐阳光的孩子,没上好大学;B、考上北大的第二天自杀的孩子。我知道,家长们不认为会有这样的选择题,我推荐看一本书《我要当个好家长》!

 

    徐JF文章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2b81f80100z3u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