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义军:说说夏云杰牺牲前后的一些细节问题

标签:
东北抗联黑龙江林业报 |
分类: 历史 |
《黑龙江林业报》著的《青山埋忠骨告慰英雄魂》一书真是让我开眼了。这部书的作者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啥都敢写,啥都敢说,在下真是很佩服。
关于第六军军长夏云杰是怎么牺牲的,史料非常充分。多年前我看到过一份材料,是黄吟秋的《回忆在汤原战斗的日日夜夜》一文,这是汤原县文史工作者郝明杰根据黄吟秋口述整理的一份史料,这份史料是黄吟秋晚年的回忆,由于记忆力减退,关于夏云杰牺牲的时间上有误。黄吟秋,1906年2月出生在今台安县城的一个贫苦家庭。1927年3月加入中共。l933年6月,被派往汤源县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任政治部主任。l936年5月先后任抗联第六军政治部主任兼秘书长,后代理该军军长职务。关于夏云杰牺牲的经过黄吟秋说:
(抗日民族英雄夏云杰)一九三五年(1936年,史义军注)旧历五月,组织上让我归队,任军部秘书(实际上我是政治部主任),不久我就和夏云阶去伊春视察军政学校去了。我和夏云阶同志带十几个人从格金河出发,走了二十多天到了伊春,在伊春呆了十来天。在这期间我们进行了反民生团的斗争,教育了广大干部。同时在途中说服、教育和争取了反动的索伦人上层人物。从伊春回来,由黄毛拉道,经三道六出山,回到太平川。回到根据地以后,我又随同夏云阶带领部队二百多人到松花江南岸开辟依兰县西湖景等游击区。那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部队从望江经过,经过大砬子、火龙沟(小三姓)、刘小房子、张老五屯到西湖景,在苏木河沿召开了群众大会,进行抗日宣传。然后队伍在陈家油房和敌人打了一仗。敌人撤退后,队伍奔祥顺别拉沟子、周家烧锅、格背苏岭、傲其、宏克力,越过松花江,到江北宋大犁屯,经吉星沟,来到石场沟,回到六军的后方基地。
同年十一月,六军党委会决定远征佛山(嘉荫),部队积极筹备给养和装备。
十一月八日这天,夏云阶同志带领少年连和军部的几个同志出山到丁大干处取物资。夏云阶骑的是一匹大青马,这匹马走得很快,(是缴老耿家小铺的)走在前面,吴长江副官骑一匹白马,跟在后面,我骑一匹白骡马跟在吴长江后面,我身后就是少年连,共二十一人。记得有连长李宪明,战士梁福、曹玉奎、夏凤涛、李XX(鲜族人)、韩XX(夏云阶的干儿子,警卫员),当队伍行至离丁大干几十米处,夏云阶同志突然发现有一人提枪从西向东猫腰而过,夏军长说:“有人!”立即回马,“砰”一颗流弹飞来,打在军长右大腿处,夏军长趴在马上,跑了三里多路,马停下了。我们把他扶起来,他说:“不行!”,大家一看是大腿根部负伤,没法背,就用马搭子底下的棉被、木杆做一个简易担架,把军长抬到了军部密营。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青山埋忠骨告慰英雄魂》这本书《吉星沟的抗日烽火》关于夏云杰牺牲地点的描述:
“1936年11月26日,抗联六军在亮子河宿营时(现浩亮河镇亮子河村附近),突然被日伪军包围,敌我双方立即展开残酷的鏖战,在激战过程中,六军军长夏云阶身先士卒,勇猛冲杀,不幸在战斗中负伤,经抢救无效牺牲。另外,还有我抗联战士35人在这场战斗中牺牲。”
这一段话中的错误比较多,一是夏云杰负伤的地方是石场沟丁大干,丁大干是一户人家。这里就是现在汤原县林业局的石场沟林场场部南500米,这里距离《吉星沟的抗日烽火》一文作者说的亮子河村将近30公里。二是根本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所谓牺牲35名抗联战士是没有的事情。三是夏云阶负伤的时间是11月21日,牺牲的时间是11月26日,时年33岁。2011年底我来到了汤原,在访问抗联老战士潘兆会时,不经意间听到他说:“夏军长牺牲后,各个团都开了追悼会,我们还给他戴孝了。”这个细节,我记得很清。
在《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纪要]》(一九三七年二月二日)中有一条关于夏云阶追悼会的记载:“追悼会——追悼前夏司令壮烈牺牲及诸先烈,由司令部以下各师、各团应即速执行,并规定六军战斗员及军政干部均带黑纱七日,以兹纪念。”
通过此记载可以说明潘兆会所说是真实可靠的。至于夏云阶牺牲追悼会的具体时间各种文献均没有详细的记载。《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给周保中的信——工作情况及路线问题等(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九日)》一文记载:“关于夏云杰同志牺牲消息已公布,不再秘密,并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联军司令部将动员各军各队来追悼我们的民族英雄夏云杰同志,并希五军同样举行这追悼会。”查周保中日记并没有关于为夏云阶召开追悼会的记载。根据《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纪要]》和《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给周保中的信——工作情况及路线问题等(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九日)》文献记载,可以断定为夏云阶烈士召开追悼会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1937年2月19日前。为什么夏云阶1936年11月26日牺牲,追悼会拖延至1937年2月19日前才开?我想完全是为了对敌斗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