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无限鹤北在,根扎此间难忘怀

标签:
鹤北萝北梧桐河黑龙江雾霾 |
而我却在东北亚最大的连片的红松母树林的所在地鹤北呼吸着负氧离子极高的新鲜的空气。
从上一年12月12日我回到鹤北,为东北抗联文化鹤北陈列馆布展,期间走进森林,又一次体验到了大森林的博大和文化的深厚。
这里不仅仅有东北抗联文化,还有森林采伐、黄金开采、渔猎、畜牧等东北特有的文化。
这里和俄罗斯仅一江之隔,黑龙江并不宽,对岸的建筑清晰可见。夏天,不需要借助望远镜就可以看见对岸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在黑龙江中畅游。
这里的建筑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但对岸那一大片土地曾几何时却是大清帝国的领土。
我隔着名山岛上黑龙江流域博物馆的高大的落地窗眺望着对岸,想象着当年大清帝国的臣民在这里伐木、想象着密林中他们搭建的碓房,还有村落中的古庙。如今这一切的文化标志都不复存在,代之的是一座座东正教堂……
这就是文化。我穿行在鹤北林区大森林中,想象着当年千万根红松从这里运往祖国各地,当年林区工人真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靠着采伐,黑龙江森工赢得了一个很不雅的绰号“林大头”。如今林区转型了,木材一根都不让采伐了,林区职工一下子仿佛不适应了,不会生活了,有的人告别了大森林,重新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有的人痛苦的留了下来,不怨天尤人,重新思考着如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上千万根的红松树根被从地下起了出来,稍加雕琢成了北沉香根雕,曾几何时,这是连烧火都没人愿意要的东西,因为太难劈了。有的人开始搞起了养殖,养鹿、养熊、养野猪,开起了独具特色的饭店。在鹤北有一个建国山庄,老板叫王建国。他开饭店,搞养殖,玩根雕,做标本。他做的标本被全国多家自然博物馆收藏,这几年他又开始自己酿酒,酒糟做饲料喂鹿和野猪。
上百吨的纯粮食酒放在地窖中,等待着远方的客人品尝。我每年回鹤北都要到他那里喝上一次,吃着纯绿色的山野菜,喝着小酒侃着大山很是惬意。
这里山美水美,空气清新。过去这里的人都认为这里距离北京太遥远了,一千七八百公里,火车到鹤北就是终点了。佳木斯到这里是一百二十公里,北京到佳木斯通飞机,从北京到佳木斯大概两个半小时,佳木斯到鹤北两个小时。鹤岗到这里四十公里,规划中的鹤岗飞机场场址就在鹤北南边,距离鹤北不到十五公里。鹤北北山规划中的关门嘴子水库据说今年就要开工建设了,到时小兴安岭东麓的美丽的梧桐河将变为梧桐湖,冬天这里肯定有美丽的雾凇景观出现,这里一定会成为冬季摄影和旅游的圣地。
我们都是森林之子,森林是生命的故乡,森林中的一切都有生命。在当今世界,生态平衡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鹤北林业局提出建设生态鹤北、人文鹤北的理念非常好。
鹤北林区的明天肯定会更美好的。为了迎接那一天的到来,林业局需要将林区文化展现出来,虽然现在开始建了东北抗联文化鹤北陈列馆,这很不够,还要利用闲置的厂房改建成局史馆、自然馆和拓展训练基地,让远方的客人来到这里玩不够,看不够,长见识,学知识。节日经济,也是旅游经济。让每年回来过年的游子一走进局史馆能看到逝去亲人亲切的面容,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根在这里。清明节是踏青祭祖的时节,建议林业局将比较集中连片的坟地的道路修一修,种上杜鹃、枫叶,让人们祭祖的时候有一个愉悦的好心情。坟者,土中的文化也。我曾和一些当年在这里流过血汗的上海知青聊过鹤北,他们对这里很是留恋,他们和我说,我们回到鹤北,就想到当年的老领导、老师傅、老朋友的坟上看一看,洒上一瓶烈酒,烧上几张黄纸,寄托我们深深的怀念。
乡愁无限鹤北在,根扎此间难忘怀。
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美丽的鹤北,人文的鹤北,富裕的鹤北。没有人文历史的鹤北,那是没有灵魂的鹤北。
东北啊,我的大东北!我多年前曾写过这样一首歌词:
弯曲曲的梧桐河缠绕着乡情,呼啦啦的老北风刮着浪漫,泼辣辣的姑娘实着心儿的恋呀,粗犷犷的汉子壮着河山,东北,我的大东北,我是你南飞的大雁,无论飞到哪里也忘不了我的大东北;东北,我的大东北,我是母亲手中的风筝,无论飘到那里,思乡的线还在母亲的手,啊!东北,我的大东北......
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啊!你就像父亲一样有着博大的胸怀!美丽的梧桐河、都鲁河、嘉荫河、鸭蛋河啊!你们是那么文静,那么温婉,缓缓地流在我的心里、梦里,你们就像含蓄的母亲,让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