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史》读后之十九
(2015-12-03 11:28:29)
标签:
出版社党史东北抗日联军史 |
分类: 杂谈 |
能不能少出点地理性错误
史义军
在《东北抗日联军史》第348页,有这样一句话“1934年3月,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自汤原向毗邻的萝北县城凤翔镇进军”。
就这一句话就凸显出《东北抗日联军史》编写人员地理知识的欠缺。1980年代前,我家居住在汤原县鹤立镇,1980年代后,我家迁居萝北县鹤北镇,所以我对这一带的历史地理很清楚。另外,我喜欢收集老地图,喜欢收藏志书。对萝北县县城的历史沿革我是很清楚的。在我以前评论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共黑龙江历史》一书时就写过这方面内容的博客。今天看到《东北抗日联军史》又出常识性的错误,有必要再唠叨几句。
萝北县伪满洲国时期的县城在哪里?是在靠在江边的肇兴镇,这里距现在的萝北县城45千米。1914年萝北设治局升为县后,县治在兴东。东北沦陷后,1933年8月组成伪萝北县公署,设县治在肇兴。凤翔镇作为县治是1954年。
另外,现在萝北县县城原来有很多名字,比如鸭蛋河、陶志斌、凤凰,到伪满时又改为凤翔。我手头有一份日本关东军军事地图,是1938年印刷的,地图上把现在的凤翔镇还标注为凤凰。《东北抗日联军史》和《中共黑龙江历史》的编写者们不懂萝北县的历史地理,说“1934年3月,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自汤原向毗邻的萝北县城凤翔镇进军”。这不是笑话嘛。1954年之前凤翔镇没有做过萝北县城,1934年3月萝北县城在肇兴。肇兴我去过多次,主要是去采访戴鸿宾、蔡金葵等1938年初攻打萝北县城肇兴的事情。
这一类的错误在《东北抗日联军史》中还有,如420页还说“萝北县境……在县城凤翔镇附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