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郭沫若如果活着应该怎么看抗战史研究

(2015-07-14 17:28:32)
标签:

抗日战争史

简明读本

人民出版社

军事科学院

分类: 历史

李白、郭沫若如果活着应该怎么看抗战史研究

史义军

已经七十年了,中国的抗战研究有没有进步呢?不能说没有,但进步不大。如果要看官方的那些宣传媒体报道的抗战史实不但没有进步,甚至还在倒退。这些报道一点学术意味都没有,甚至就是造谣。如新华每日电讯关于所谓牡丹江连环战之墙缝战斗的报道,700名刚刚放下锄头就上战场的东北农民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靠撇手榴弹,就消灭了3500名训练有素的关东军。这简直就是本世纪的抗战笑话。再如《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这本书是集中国军事科学院的学术精英编撰而成的重点工程,本来应该是很严谨的一本学术著作,就是这样一本书也是笑话迭出。甚至把鬼子照片当成了抗联,甚至还能闹出赵尚志千里跃进长白山的笑话。

这些专家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充分继承了中华民族诗的国度的优秀的文化基因,不愧为李白精神的传人,在历史研究上也充满了诗人的想象: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歌终究是诗歌,如果历史研究也可以用写诗的技巧,那还是历史吗?

如果李白在世,看到我们历史研究部门的研究成果,他也会自叹不如的。如果编过《红旗歌谣》的郭沫若看到这些研究成果肯定会击节赞叹的,他一定会这样勉励我们的历史工作者:

历史是讲求实际的。历史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历史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历史。历史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历史研究的新的道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我国历史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历史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这是中国历史研究的春天,这是革命的春天,让我们热烈地拥抱这个历史研究的春天吧!

那些有着诗人气质的抗战史研究的专家们,请你们写出更多更好的超过“白发三千丈”,甚至白发三万丈的抗战学术专著来吧!我们在天堂期待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