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保中日记中关于三不管的记载

(2015-04-13 17:32:01)
标签:

东北抗联

周保中

日记

三不管

迎春林业局

分类: 历史

周保中日记中关于三不管的记载

史义军

多年来,我对我曾经居住过的三不管这个地名充满好奇和想探究其来源的渴望。十多年前我在读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的《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时,发现了三不管这个地名,但是我一直不敢确定这个地方就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因为我对那里的山川、河流能记住名字的地方很少。直到20154月合江林业管理局土地局干部,我的同学刘宗国告诉我,三不管东面的那条河叫蛤蚂通河时,我才敢确定这里就是周保中日记中记载的那个地名三不管。

在周保中日记中多次出现三不管这个地名,最早的记载是1936:

1011日日记:

上午六时,由崔胜家出发,下行六里,遇第六连。集合训话后后,向四道沟方向前进。行约十五里到“三不管”武家附近大休息。与第六连分进。是晚,在武家菜营宿营。

1939年的日记中记载:

1014日的日记:

    午前七时出发东进,指遥望之东大山为目标(饶河、虎林西部分水岭一一尖山子,土顶子)。行约四十里,蛤蚂通河横于前,该河自南向北流入挠力河,河水涨时甚深,流急,不易徒涉,更无船渡,河宽十米左右,狭窄处仅五六米,架有独木桥,本部行军即利用旧有之独木桥渡河。此小道为我联军部队常行之山道,由虎、饶接境之山岳地带,西向宝清。除南沿老斧岭(完达山脉)林道东西走以外,即多走此道。蛤蚂通上流之东南,即通称“三不管”地区。本部所走之道,可谓为虎饶境界,西部为西走宝清之“中小道”;北道,即为义顺号(大和镇),可通宝清大道之北大道。夏秋之春季。因系水草,大甸、挠力河南岸之洼地,车马均不易行,仅步行则可。中小道(即南山道),则为吾联军辟走之道路,与猎人常走之无定道路。中小道沿完达山脉山干北侧,林边东西行,骑兵步兵均可通行。虽有大小索伦河、大小色金别拉河,西部之挠力河、东山之蛤蚂通河诸河以障碍,但架桥或徒涉均不甚困难。惟在蛤蚂通河以东十数里有水淀(圈泡),南北曲折。若熟知路径者,则有极狭窄处可一跃为过。否则,无底深渊,宽且无际,有望洋之叹。

    是日晚,在距蛤蚂通河东岸二十里左右之林内宿营。因恐天候变,筑简单营舍。夜里微雨。是日计行程六十里。

    途中,行军侦探之陶副官猎蚝一只。其毛灰黄色,细软厚密,为贵族裘料;其肉肥而多脂肪,蒸食之味甚美。

1015日日记:      

午前八时出发,往东以尖高山为目标行进,约七八里抵山麓。尖兵发现远方行走一人,急猝奔向林内模样。“判断状况似非敌探,或系我方有关系之行人。乃由我侦探队急追蹑之于四里以外,果然获得。讯问之下,知系由第二路军总部王参谋处长效明派出,予蛤蚂通河作捕鱼工作之七军人员,回赴临时后方求给养补充,名王和,系山中久年猎户,参加七军者。所欲到达目的地之交通联络人事,大概询知,可谓顺利之极。乃于山麓溪边稍休息,东行稍偏北,越两重之最大山,约走六十里,午后四时,到达东部虎饶部队之交通联络处(土顶子西北沟)。该处留有联络员颜副官等人。是日途中又射杀蚝一。

1939年日记记载:

1021日至22日日记:     

    此次进攻之敌兵,约日贼军一千六百名以上,走狗满军约二千名左右,纯为步兵。其进攻方略:

    第一期将分散活动于同江、抚远、饶河、虎林各地带之我军,压迫、驱逐于虎林、饶河、抚远境山岳、森林地带而包围之。由虎林、黑咀子、虎头、大小穆河、独木河、公司、五林洞、大小别拉坑、饶河城及其东北四排、西林子、大小佳河、福寿宫、挠力河、七星河,以至宝清、饶河毗连之义顺号(大和镇)、三不管、大小马鞍山为包围封锁线,将我七军全部包围于大小马鞍山以北土顶子以至柚松顶子、大王砬子、花砬子一带。

1019日日记:   

午前八时向东北行,此俗称三不管之林区。午前十一时到达五、七军旧时骑兵部队临时驻屯所,冀得饮水。但该处河流沟渠均涸竭,无滴水。视状况,敌人曾到过该地,已将临时密营焚烧。遂复东北行约六七里,得一谷地,掘井得水,水不多,但足敷饮用,乃在该地宿营。在宿营地之东北山麓,发现敌骑约百名,数日前出扰搜查到达该地后复向东北去,料为自义顺号出动之敌人。蛤蚂通河北岸二三十里之遥,瞥见山野悉被敌放火烧光了。在大索伦冈东之横林子东北通义顺号之通路上,有敌张设帐幕达二十个。意料或为宝清义顺之中间临时的敌人兵站,或系监押工人敢修宝清通义顺号之汽车道。电杆电线均已张设。

由崔参谋长带小队赴蛤蚂顶子一带,寻找总部二支队之规定联络地及种地处,限四天归还。午后一时出发,东北行。

派人侦察较良好之宿营地,终因无饮水而未得适当之地点。

1940年日记记载:

1026日至111日日记:

险脱围,从来未有之侥幸!

已不能再等待姜政委分队之归还,该分队必遭遇意外之阻碍无疑。但望其能排除障碍而自行归还追踪总部。

午前十时集合总部及警卫队人员,告以紧张危急之现况,必须于饥疲困乏之后振奋精神,不顾敌情状况如何恶劣,必须作紧张战斗准备,强行军通过大和镇以南及虎林西北尖山子、土地子一带,而横过阿布沁河三人班,以第二支队联络地之第二地点——横道河子为目标。留置通信给姜政委分队。遂于午前十一时,自“三不管”宿营地出发东进。风雪交作,添加不少踌躇。日贼步骑兵百名左右一队,约有五六队人,往复搜索之踪迹甚多。过尖山子后,敌踪减少。是晚在土地子西北五军三师去年种地处附近宿营。给养粮食虽濒于断绝,但行军甚速,今日走旧有道路,行程计六十余里。晚间煮薄粥为餐。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七时早餐半食,午前八时出发。走兴隆沟北,都无敌踪,亦无我二支队之行迹。午后一时抵阿布沁河西岸(三人班),派出侦察熟视状况。三人班大桥似无敌人驻守,情况甚沉寂。照常例,无论有无敌情,三人班大桥我游击队都以夜间通过为宜。余因得到无敌情之侦察报告,又预计到达横道河子第二支队种地处,必须提早时间,才能判断是否能追寻第二支队本队,尤以寻找粮食储藏,若夜晚到达,则莫能办,遂决心昼间通过大桥。

通过以上日记记载可以判断出三不管这个地名在伪满时期就有了,也可能更早。为什么叫三不管,在周保中日记中恐怕找不到答案,但日记中的记载给我们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在三不管地区活动是比较频繁的。建议合江林业管理局和迎春林业局很好地开发这一历史人文资源,更好地为林区旅游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