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民族魂——东北抗联》读后之二十九

(2014-12-08 16:57:13)
标签:

《民族魂——东北抗联

吉林出版集团

文化

分类: 历史

 

千万不要把纪实文学当史料

史义军

 

作为历史工作者把纪实文学当作史料,而且写在自己的论文中这是一个大忌。

我一直认为研究历史分三个层次,一是看别人的研究成果;二是看公布的档案资料;三是到档案馆或民间自己去找第一手资料。

读《民族魂——东北抗联》一书我感到一些专家可能仅仅还在第一个层次上徘徊。

上一回说到朱秀海的书中的情节基本都是杜撰的,但也有历史的影子,作为文学作品无可厚非。但作为史料使用那就要慎重了,他书中关于如何抓于宽的那些情节都是作家杜撰的。关于这一段历史杨靖宇自己有记述。1933531日写给满洲省委的报告中就说得很明白,这个报告收入《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3卷第345页——359页,题为《中共满洲省委张特派员关于盘石游击队和党团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中说:“旋在盘、桦交界郭家店,把在南满、东满鼎鼎大名的国民党首领于宪□执行枪毙,缴获大小新式武装二十余枝,一般党团同志和群众情绪均忽然非常兴奋……”。这里杨靖宇短短几十字就把事情说的很清楚,朱秀海把“于宪□”误写成“于宽”了,因为赵俊清老师看过原稿,而且用放大镜仔细辨认,他认为此人的名字应该叫“于宪庚”。

至于那些杨靖宇和游击队领导们以及和所谓“于宽”的对话全是作家杜撰的,我们的专家未经考证,就写到文章中,因为这本书是党史书,而且被各大媒体广为宣传,一般读者就会以为这些情节就是历史,这样以讹传讹,其流毒不可小觑,这也是史学工作者应该时刻注意的大问题,古代因史官职司传统,责任重大,历代相沿,所谓治史之人,要求条件甚为苛刻,被世人称为良史者尤难其选,主要关键在于史家使命重大,关系国家要政。社科院、党研室的工作人员都是现代史官,你们负有重大使命,可是你们不能作出一本好的史书,也不能写出一本秽史来呀!

我知道,你们都是体制内的人,有面子,既要维护自己的面子,也要维护部门的面子,可你们偏偏不知道维护中国人的面子,我很高兴有的专家给我发来短信承认失误,没有必要,我只是想说,赶紧采取措施把这本书收回,收回一本是一本,赶紧向社会公众道歉,一旦书中那些被写的死去活来的抗联老战死的家属,魏拯民烈士的后代来和你们打官司,就不好收场了。我是为你们着想。关于魏拯民烈士的问题我暂时不想谈,给你们留点面子吧!

    其他问题,咱们下回再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