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民族魂——东北抗联》有感之九
(2014-11-29 09:26:48)
标签:
《民族魂——东北抗联吉林出版集团军事 |
分类: 历史 |
读《民族魂——东北抗联》有感之九
史义军
上回说到沈燕同志文章中关于依兰战斗的问题,在谈其他话题之前,再说说280页文本的一个技术性问题。可能是排版时段落整体排窜了,中间两个段落互调一下就对了。请沈燕同志和编辑同志注意一下。
好了,言归正传,在281页沈燕同志谈到了“冰趟子”战斗,她说:“1936年1月,赵尚志任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开辟了清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的根据地。”这里的“清原”应为“汤原”。清原在哪里呢?清原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抚顺市,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与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辽宁省的东大门,属于两省四市七县交界地带,东与吉林省东丰县、梅河口市、柳河县毗邻,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抚顺县、铁岭县交界,北与西丰县、开原市相连。
这又是一处硬伤,一个“清”字和一个“汤”之差,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我们的专家竟然没有校对出来。
在282页沈燕说:“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6000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20多个县……”。我们再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上册第359页是怎么说的:“1936年8月1日,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为基础,正式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全军6000人,赵尚志任军长,张寿篯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师和政治保安师。”按照这个说法,赵尚志的第三军应为十一个师。沈燕同志的说法第三军“下辖七个师”,那另外四个师哪里去了?在此,我想请专家沈燕同志给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