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党史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抗损调研成果一书质疑之二

(2014-11-20 14:13:11)
标签:

党史出版社

抗损调研

李忠杰

中央党史研究室

分类: 历史

我对党史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抗损调研成果一书质疑之二

史义军

 

在《北京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中《北京市昌平区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部分有一小节:“(五)奴役劳工”,在这一小节中说“1942年,昌平县刘北海被抓往日本做劳工。先到福岛县为熊谷株式会社承修水电站备料和运料,每天三餐不饱,还经常遭受毒打。后到长野县今柯事务所工地、北海道置永水银矿山劳动,由于长期营养不足,劳动过度,患上满身疥疮。1945年日本投降后,结束悲惨的劳工生活回国。”

这一段引文出自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编:《侵华日军在北京地区的暴行》一书,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至214页,原文标题是《虎口余生记——幸存者刘北海回忆》,此文由中共昌平县委党史办整理。

乍一看引文和原文没有什么问题,但笔者认为昌平党史办和北京市党史办乃至这本书的审稿人员考证功夫还是下得不到位,如果这本书仅仅给中国人看,给北京人,给昌平人看都没有问题。问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调研丛书不仅是给中国人看的,而且正如李忠杰同志所说,本书是“为了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更系统、更立体地还原当年的历史,展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和损失,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罪行的种种言论,……”也就是说,这套书是要给日本人看的,而且李忠杰还说:“我们也欢迎日本和其他国家的人们对这些调研成果进行阅读、审查、讨论、质疑。”

那么,站在日本方面首先要质疑“刘北海”这个人物的真实性,“刘北海”原名刘福如,“刘北海”是刘福如劫后余生回到国内后改的名,是为了纪念那一段惨痛的历史。当年他被俘后,作为“特殊工人”在劳工登记表上所登记的名字是刘福如,而非刘北海。可惜我们党史部门在搞抗损调研中只知道当文抄公,而不加以考证,出这样的硬伤很不应该。如此这般,能经得起日方的质疑吗?在日方劳工登记簿上有“刘北海”这个人吗?

 我对党史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抗损调研成果一书质疑之二

    刘福如是昌平流村镇漆园村人,他的儿子也是一位文史爱好者,和我是邻居,他父亲的口述资料我都看过,而且拍照过。另外,在昌平被日军抓劳工也非刘福如一人,据我所知还有一位刘芝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