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黑龙江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后之三

(2014-01-13 17:05:06)
标签:

党史

黑龙江

抗损

中央党史出版社

文化

分类: 历史

《黑龙江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第11页:“5月7日,中国军队在刘万奎率领下,从北山冲入牡丹江车站,打死日军500多人,收复牡丹江车站。这次战斗中国官兵牺牲200人。”该条《黑龙江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引文是这样做注的:“中央档案馆等编:《东北‘大讨伐’》,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页。”我打开《东北“大讨伐”》一书,翻到44页,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段引文,再翻开版权页,我手中的书是中华书局1991年4月第一版,1991年4月第一次印刷。我就纳了闷儿了,中华书局明明说《东北“大讨伐”》是1991年才出版的,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作注脚时竟然给人家提前了两年,这不是笑话吗?这一段引文也不知是从那本书中抄来的,就胡乱做了个注脚来蒙骗读者,这很不应该。注脚是现代正常学术专论必有的要素。注脚之功用在表示学术之忠实,对于研究出以严肃负责态度。读《黑龙江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很令我失望。这本书编委会的后记中说,“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有关专家对书稿也进行了认真的审读,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课题组在总后记中也说,“我们实行了四级审读制,即各省的调研成果由省课题领导小组和聘请的省内专家审读通过、写出书面意见;然后才能提交到中央党史研究室课题组……经过审查修改后的成果,在质量上都有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省级的“调研报告”,我才翻了几页就出现这么多硬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中共党史研究的水平有多高,这种水平能“有利于调研成果的保存和利用”,能“有利于固化历史,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