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一位战士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张玉君文化 |
分类: 杂谈 |
22日是个好天气。
我驾驶着汽车穿行在北大荒千里的沃野上,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我要到鸡东去看望一位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他叫张玉君,是四军的。
经朋友的介绍,我来到了鸡西,下午,鸡西党史办的李副主任陪同我到了鸡东,张玉君的儿媳妇在鸡东等着我们。
赶到鸡东,把张玉君的儿媳妇接上车,天快黑前我们赶到了哈达河畔的新华乡长山村。
老人住在一个小趴趴房里,屋里亮着灯光,借着着灯光我看到一位老人穿着抗联服装隔着窗子看着我们。
走进小屋,老人跪在炕上欢迎着我们,热情地让着座。
我迅速支好机器,开始采访他。老人耳朵重听,基本是所问非所答,但他自言自语时还是说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他哆哆嗦嗦的捧起了一本马彦文编撰的《东北抗日联军名录》,边翻边自言自语地说:
啊!这是李延平,我们的军长。
这是李兆麟,你们认识吗?
这是我姨,死了,我都100岁了!
说着说着,老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昏花的老眼里充面了泪水,他每说完一句话,都要哮喘一阵,很是痛苦。
我发现那本《东北抗日联军名录》的封面已经磨破了,内里他最熟悉的那些人的页面已经翻破了,而且留下了黑乎乎的印记。
他的儿媳妇说,老人每到重要的节日时都要把这本书供到祖先的牌位前,焚香祷告。
这本书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牺牲的战友。
我理解老人的心情。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一位战士,虽然1938年那次至今无法评判是对是错的西征,让他和他的那些战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让那些年轻的女兵,那八个英勇无畏的女战士投入了滚滚的乌斯浑河,成就了一段抗日战争史上名垂青史的沉重的佳话。
而张玉君却成了俘虏,被送到了鞍山,后来逃了出来回到了家乡。
就这样,他默默无闻地却不平静的生活着,经受着生活的煎熬,经受着运动的磨难。
后来,人们发现了他是一位老抗联,而且发现他的家庭是一个抗联之家,他的父辈有很多人为抗日付出了生命。在哈达河一代,在白山黑水还有人记得他。
有人送给他一套抗联服装,他就天天穿在身上,一刻都不愿脱下。他的儿媳妇说,他的裤子已经破了,而且打上了补丁。听到这些,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答应回到北京后给老人寄一套服装来。
我理解老人的心情,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一位战士。
我原来准备在老人家里住上一宿,和老人好好聊聊,可是95岁的老人已经无法和我们正常交流了。另外,我还要赶到下一站采访,就和老人告别了。老人执意要送我们,而且走出了家门。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天上只有西方的长庚星在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