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七马架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萝北七马架鸭蛋河黄斌文化 |
分类: 历史 |
七马架在萝北。
研究过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史的人,对鸭蛋河和七马架都不会陌生。
那里是抗日英雄李凤林、李桂兰的家。
2012年7月12日傍晚,我和著名编剧黄斌老师驱车离开了我们住的界江大酒店,去寻访七马架。
夏日的萝北,像碧绿的翡翠,夕阳下是那么青翠。
一路向北,过了鸭蛋河,再过一个小村庄就到了七马架。
七马架是一个不大的村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就七八户人家,那时人们居住的是简易的马架子房,所以就有了七马架这么一个村名。李凤林、李桂兰家和他的舅舅宋殿双家可能是这里最早的住户。到1931年这里发展成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了。这个村落来过冯仲云,来过李春满,来过戴鸿宾,可以说这里也是汤原游击队诞生地之一。游击队最早的几条枪的夺取,就是从七马架出发到鸭蛋河(今日的凤翔镇)缴来的。
如今这里已经看不出旧时的模样,小日本归屯并户时老的七马架早已烧毁了,1974年又重新建的屯。我们在村子里转了转,村民们安逸的在路边乘着凉,打着扑克。问了几个上岁数的老人,都不知道这个村子的历史。这些老人都是七十年代外迁来的。我和黄斌老师离开了这里,在路上我们拍了夕阳下的鸭蛋河。
黄斌老师在鸭蛋河边。黄斌老师是《战火中青春》、《地火》、《江山风雨几多情》、《说出你的秘密》等剧编剧。
鸭蛋河风光。
鸭蛋河风光。
今天的七马架,山也不是那时的山了,原来茂密的原始林早已被采伐了,如今已是人工林;河也不是旧时的模样了,小小的鸭蛋河的河道也经过了修整。
虽然我没有采访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在这片土地上,我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看到了清澈的鸭蛋河,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