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副讨伐队与陈翰章将军的殉难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陈翰章魏拯民杨靖宇野副昌德 |
分类: 历史 |
1939年10月至1941年3月,关东军第二独立守备队司令官野副昌德少将统一指挥由日伪军警共同组成之野副讨伐队,在所谓东南部地区,即伪通化、吉林、间岛省境内,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血腥围剿。这次镇压行动按其魁首一般称其为“野副大讨伐”,同时亦有“东南部治安肃正”和“三省联合大讨伐”之称。1940年2月,抗联领袖杨靖宇在敌人的“讨伐”中被杀害。从此,野副讨伐队转入对抗联魏拯民、陈翰章等部的围剿。
而陈翰章部始终是他们的重点讨伐对象,1940年5月陈翰章部与第五军陶净非部合在了一处。陈翰章根据魏拯民的“必须离开敌人讨伐中心敦化县”的指示,率领70余人开始向五常县远征,在敦化县双砑岭东岗与日军德宏守备队交战,毙敌30余人。5月中旬,队伍浸入蛟河县窝瓜站森林采伐事务所,毙日军13人、伪警察14人。6月5日夜,又袭击了五常县拉林河森林采伐警察队香水河子分驻所,毙日军10人、伪警察4人,解放劳工120人,获得粮食百余石。6月中旬,又袭击了六道滴答、石头河子、辛家营子等伪军据点。6月18日,在五常县张家湾与日本守备队60人、伪警察30人发生激烈战斗,毙敌10余人。6月25日,奇袭了五常县冲河镇,与日军町井部及伪警察队交战,俘敌30余人,现款8700余元。7月以后为了寻找魏拯民和联络第三方面军第十三、十四团,并集合散在敦化县的抗联战士、伤病员等,陈翰章又率领130人的队伍回到了敦化。在归途中,又攻打了蛟河县平地沟和平厂屯两个部落,然后转入额穆一带。8月13日,部队行至额穆东面的牡丹江三岔口桥上时,遭到敌军的袭击,伤亡过半。之后陈翰章率部来到宁安县,攻击了鹿道警察所。9月12日,又袭击了山河屯采伐公司的伪警察署,打死日军1人,释放抗日爱国人士9人,得现款3000元和价值6万余元的物资。1940年9月29日,野副昌德发布了秋季大讨伐命令第一号,命令说:“陈匪和魏匪分别潜入官地北部地区和抚松县北部白色地区”。这里的“陈匪”和“魏匪”指的是陈翰章和魏拯民。
10月,陈翰章率部60人转战到镜泊湖南湖头附近,在那里准备了4个月的给养,以图冬季使用,但是由于叛徒告密,所蓄物资尽数被敌人夺去和烧掉。当时,陈翰章虽处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但他并没有退缩,没有屈服,仍然坚持战斗。
此时,野副昌德的讨伐队对陈翰章的讨伐似乎失去了明确的目标,野副昌德在第十号命令中说:“陈翰章匪下落虽不明确,但似潜伏于宁安、五常、蛟河三县地区”。为了搜索陈翰章的下落,11月30日至12月1日野副昌德给讨伐队配备了侦察飞机,每天“在宁安、延吉、敦化、蛟河、苇河、五常各县境地区的陈翰章匪情,并与讨伐队联络。”
11月末,陈翰章和陶净非一起研究了以后的行动计划,决定再从60名队员中选出精明强干、具有战斗力的40人的队伍,由陈翰章率领,继续与敌搏斗和筹集粮食。其余22名伤、残、病、弱者由陶净非带领在密营里休养。
陈翰章带领40名队员在宁安南湖头附近坚持顽强苦斗,但是又遭到敌人疯狂的围追,队内又出现叛逃者。经过几次战斗后,陈翰章身边仅余10余名队员。当敌人缩小包围圈后,发现了陈翰章的踪影,便死死盯住不放。12月8日,陈翰章在南湖头小弯沟被敌包围,他临危不惧,战至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