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省》中耿殿君烈士牺牲的真实经过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耿殿君十三省李敏文化 |
分类: 历史 |
电视剧《十三省》的热播有很多原因,一是张桂芳老人几十年执着的认为耿殿君是其生父;二是流传在民间的所谓十三省的故事被文艺工作者演绎后传奇性更强了。不管何种原因,这是一部宣传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人民十四年浴血奋战坚持抗日比较好的文艺作品。千万不要把该剧作为真实的历史去看,《十三省》就是一部文艺作品而已。2007年11月我曾和耿殿君的战友、抗联老战士李敏去过耿殿君烈士牺牲地,黑龙江省克东县张信屯。我也曾了解过耿殿君烈士的牺牲经过。
图为2007年11月随中央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到克东克山拍有关抗联历史纪录片,同当地文史工作者合影。右一为本博主,右前五为抗联老战士李敏。
耿殿君团长牺牲的经过是:1939年9月,抗联二支队攻克讷河后。冯治刚到后方基地养伤,9月下旬,为加强十二团领导力量,抗联领导把做地方工作的耿殿君调到六军十二团任团长,同政治部主任王钧一起率领十二团在讷河一带进行游击活动。
11月下旬,十二团行至德都县境内的凤凰山一带,与伪军骑兵二十二团和讷河县日伪“讨伐队”遭遇。在花园展开激战,俘虏伪军一个班,击毙日本军官一名,战斗更为激烈。耿殿君指挥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日军30余名骑兵分割为两部分,分别歼灭,敌人派6架飞机在空中助战,也未能挽救其失败的惨局。
耿殿君率领十二团经北安北越过北黑路,与抗联三军八团会合。自从打下讷河后,八团就到北安一带的山里活动,战士们的衣服都已经破烂不堪。他们见十二团服装整齐划一,又是清一色的新枪、壮马,子弹充足,非常羡慕,要求同十二团一起活动。耿殿君决定把枪支弹药衣服马匹补充给八团一部分,然后从山里出发向讷河转移,行军中八团和十二团轮换打前站。
12月19日晚,八团走在前面,由于他们缺乏平原活动的经验,加上地形不熟,夜行军变成了划大圈子,整整一夜没走到预定点。天亮时到了拜泉和克山的路上,耿殿君知道白天不便行动,命令部队到沟子东岗上宿营。
八团住在东岗顶上的张信屯的一个大院,十二团住在东边的蔡家屯,两处相隔两里多路。中午,八团哨兵陈明发现公路上从拜泉方向来了五、六辆汽车,在王小班店停下来,拢火取暖、烤枪,准备战斗的样子,便向团长姜福荣报告。姜福荣问耿殿君走不走,耿殿君认为部队一动就会处于敌人的追击之中,更加被动,说:“不走,敌人来了就打。”当时十二团和八团都是骑兵,敌人见张信屯里有许多马,便包抄过来,占据场院,并用掷弹筒、机枪封锁住八团所在大院的大门,使八团的战士们冲不出去,只能在院子里还击。八团团长姜福荣在指挥战斗中壮烈牺牲,赵敬夫在院里指挥战斗。
耿殿君见八团被围在院子里十分危险,立即指挥部队从2里多远的蔡家屯向张信屯冲过去,把敌人打退,夺下了场院。为了让八团的战士立即突围,耿殿君大声地喊:“八团往出撤!八团往出撤!”他的喊声引起敌人的注意,一排子弹打过来,耿殿君倒在血泊中。王钧见耿殿君倒下,立即指挥部队继续掩护八团突围,八团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耿殿君、姜福荣等牺牲后,当地群众掩埋了牺牲的抗联战士。事后,克山讨伐队听说牺牲的人中有抗联的团长,就又派人到张信屯把抗联牺牲人员的尸体挖出,逐个进行拍照,并残忍地割去了三个人头,其中就有耿殿君和姜福荣的人头,敌人把人头拿到讷河等地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