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保中、冯仲云和“八女投江”的艺术虚构

(2011-09-01 09:34:08)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

周保中

冯仲云

八女投江

冷云

文化

分类: 历史

   “八女投江”是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西征部队一部,于返回宁安途中,在林口县乌斯浑河与日本侵略军遭遇。战斗打响后,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及战士杨桂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八名女同志主动承担掩护大部队突围任务,在弹尽粮绝时跳进乌斯浑河壮烈殉国。这一事迹1949年以后被改编成多种文艺形式广为流传,但很少有人知道第一个记录“八女投江”故事的是周保中,如果没有周保中在日记中记录下这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可能“八女投江”的故事就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1938年11月4日,周保中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的:

    我五军关书范师长于西南远征归抵刁翎,半月前拟在三家方向渡过乌斯浑河,拂晓正渡之际,受日贼河东岸之伏兵袭击。高丽民族解放有深久历史之金石峰及妇女冷云、杨桂珍等八人悉行溺江捐躯。宝清有我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八团一连激战日贼及伪蒙军之烈士山,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1948年秋女作家颜一烟准备以“八女投江”为题材写一个电影剧本,她找到了冯仲云,冯仲云给她讲了许多气壮山河、光彩照人的英雄故事。当她说准备写“八女投江”时,冯仲云立刻说:“太值得一写了!”冯仲云还给她开了介绍信,为她提供了许多采访的方便条件。剧本初稿写完后,颜一烟又请冯仲云审阅,并就能否虚构等问题征求冯仲云的意见。冯仲云看完剧本后非常肯定地说:“当然可以,艺术不是照相。你这样写,虽然对八位女英雄来说不是真人真事;可是对整个抗联说来,就是真人真事,因为你表现了当时抗联的真实。”

    至于电影《中华儿女》和其后所排演的戏剧中那些感人的艺术情节肯定都是虚构的,但它符合艺术真实,更具有艺术魅力。周保中的日记和冯仲云的积极支持,以及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创作才使得“八女投江”的故事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光彩照人。2009年9月14日,“八女投江”集体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这是我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看黑龙江评剧团的以“八女投江”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半江清澈半江红》评剧时的一点感想。那天正是方正县开拓团碑被砸的日子,一同看此剧的有作家姜宝才,还有我的朋友安然及部分抗联后代等。

    周保中、冯仲云和“八女投江”的艺术虚构国画《八女投江》周保中、冯仲云和“八女投江”的艺术虚构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剧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