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萨苏收藏的日军侵华老照片之七——密营

标签:
萨苏老照片周保中牡丹江东北抗日联军林口密营文化 |
分类: 历史 |
萨苏先生收藏的《铃木在满纪念》影集中有一张图片:
萨先生在博文《雪原犹闻荡倭声——在日发现抗联作战老照片集》中对此图标注的图说是:1938,冬季,林口河岸,在追击退却中的抗联部队
其后,在博文《敌军围困万千重——一张抗联相关老照片的注解》中说:
由于《雪原犹闻荡倭声——在日发现抗联作战老照片集》中此图不清楚,我选用了《敌军围困万千重——一张抗联相关老照片的注解》中的这张比较清楚的图片。如果说第一个图说“1938年,冬季,林口河岸,在追击退却中的抗联部队”是正确的话,说明铃木到过离宝清约200多公里的林口地区。林口、宝清、富锦等地区正好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之第五军战斗的地方。林口这一带比较大的河就是牡丹江和其之流乌斯浑河了。这一带东北抗日联军的密营很多。
彪炳史册的八女投江的战事就发生在这一带,时间是1938年10月10日,当时遭遇的敌军约千余人。根据周保中日记记载,其时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正在牡丹江之刁岭、莲花泡附近。
根据周的记载,进入11月份,为了应对大讨伐,抗联部队还在建密营,基本是利用山坡密林,修建成地窨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能容纳30人至40人。从照片中看,这几栋密营是典型的地窨子。根据照片显示,这些围剿抗日联军的日军是想在这里宿营,前面两个士兵拖得的不是网,应该是苫布,因为远处那个窝棚已经苫上了布。右三手持步枪的士兵正站在地窨子上。
根据周保中日记1938年11月16日这一天记载,从1937年9月开始经常天上有飞机轰炸抗联密营,少时4、5驾,多时10多驾;地上经常遭遇讨伐队。19日日记记载有时讨伐队的兵力多时两三千人。面对强大敌军,抗联部队经常处于到处转移的战斗状态。虽然,很多山沟里都有临时密营,有的是秘密储藏粮食和给养的。由于到处转移,给养很难补充,有时整个冬天,经常处于挨饿受冻的状态,冻死人是经常有的。给养来源极其困难时,在没有敌情时只能靠打猎补充粮食的不足。在11月21日这一天的日记中,有一段极为有趣的打猎记载: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