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一学期水头二小青蓝工程”语文主题教研活动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伯牙鼓琴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根据注释和课文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疏通文章大意。说出对于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相关资料说出自己的感受。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板块一播放音乐,激趣导入
1播放《高山流水》古琴曲, 揭题
师:“鼓”是什么意思?(弹)
师: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争取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一)
一.读拼音,写生字。
Zāi
善(
二、对照注释,为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2.
3.指名读。评价。
4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自己试着画出节奏,读出韵味。
(1)指名读句子
(2)这个“乎”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在朗读时适当延长后再停顿,做到声断气连,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3)出示文章:伯牙/鼓琴,锺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学生齐读
板块三
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意思也渐渐清晰了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思考一下,要读懂古文有哪些方法?
课件出示:
(1)查工具书
(3)联系上下文理解。
(5)小组讨论,问同学。
下面给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不懂的地方小组里可以交流一下,一会全班交流。
2.学生先进行自学,而后开展小组讨论。
3.反馈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
板块四、走进情境,感悟知音情感。
1.学到这儿,我想同学们一定明白了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知音)
伯牙的知音是谁?板:子期,关于伯牙和子期你了解多少?
2出示相关资料。钟子期:楚国人相传是一位手拿板斧的山野樵夫。
伯牙:宫廷乐师,位居上大夫,善弹七弦古琴,被世人称为琴仙。一个是晋国大夫,琴仙,另一个只是一个普通的樵夫,为什么两人成为知音呢?从哪看出来?(请你用笔画出来)
3反馈交流。点拨。关注方.少选
4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这就是知音
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从他的琴声里仿佛看到了什么?子期又是怎样赞叹呢?指名赞
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子期从他的琴声里仿佛看到了什么?子期又是怎样赞叹呢?指名
在注释里志是心志,情志,看来子期不仅能听懂琴声,还听得懂伯牙倾注在琴声中的心声,这样想来,子期所说的,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不仅是琴声,还指伯牙的心志情志,伯牙有着怎样的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