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语成谶!为何她填写死后无偿捐献器官后,一个月后就死了?

标签:
星座命理运势陈鹏解梦 |
陈鹏解梦在群里看到一张截图:
内容是:“曾经看过一个报道,好多年前,有个女人,觉得捐器官是一种很高尚的行为。于是就填写了死后无偿捐献所有有用器官的协议书。然后一个月后她车祸死了,她的器官救了7个人。看完那个报道后我就决定生前绝不填自愿捐献器官的协议书。我当时不觉得是阴谋。我只是觉得很可怕。所以生前我不捐献器官和遗体。并且不给自己和家人买各种保险。觉得非常不吉利。关于买保险也是因为一个报道...”

因为是多手的网络截图,保险部分不完整,陈鹏解梦不做点评。陈鹏解梦今天想说的是关于“那个女人在填写了死后无偿捐献所有有用的器官协议一个月后就车祸死亡,然后她的器官救了7个人”这事于命理层面的一些观点。
在民俗中,一直有忌讳死亡字样的词汇被放在自己或亲人熟人身上,会认为是晦气之事。更主要的是,太多一语成谶的例子了。
典型的如白居易40岁才生下第一个女儿,疼爱有加,在女儿周岁之日挥笔写下《金銮子晬日》。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
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
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
从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
若无夭折患,则有婚嫁牵。
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年。
然晦气的“夭折”字样出现了周岁本该喜庆日子专门为爱女写下的诗里,结果是他的爱女满三岁之时,竟不幸夭折,白居易不幸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再写《病中哭金銮子》哀悼,徒留哀叹了。
还有个案例,是刘半农的。
1931年11月18日晚,刘半农邀请好友聚会,其中包括徐志摩。徐在席间接过电话后笑盈盈地说:“我明早八点北飞。明晚此时,当与小曼共饭也”。刘半农打趣道:“飞空之戏,君自好之,我则不敢尝”。徐志摩回应:“危险在所难免,我自甘之。我苟飞死,君当为我作挽联。”刘半农笑答诺。最终徐志摩收到了这副挽联。
这次事件很多人把一语成谶的结果推给了刘半农,但陈鹏解梦却认为是徐志摩的回应词才是最晦气的。
但因为只是随口一说,徐志摩就灰飞烟灭,让刘半农收敛了许多。直到几年后刘半农去归绥考察,远足塞外,翻越大青山,其中有一晚夜宿于乡村的草房。当时,刘半农自备了一张行军床,晚上他就在屋中架起行军床,一个人睡在上面,同行的其他人都睡在土坑上。刘半农故意在行军床上作僵卧状,并开玩笑说:“我这是停柩中堂啊!”在场的同行者听后大笑了之,可是大家绝没想到,这时死神已悄悄向他逼近。这乌鸦嘴的威力导致刘半农当晚被屋内虱子咬的难以入眠,次日便发起高烧,考察只好草草了之。后来刘半农因为“回归热”去世,医生定义的罪魁祸是那晚叮咬他的虱子。但会不会是他自己的那句晦气话导致的呢?
2018年9月12日网球网报道了印度的一件邪门事,Rita
Jitendra教授要拍摄“早安J&K”,在乘车到工作室时,她还说她想在工作时死去。结果,就在拍摄这档节目期间,Rita
Jitendra教授在讲话时突然窒息死亡。该节目的主持人Zahid
Mukhtar说:“她在讲述一些关于她生活的趣事,看起来还很正常。然后突然停止了讲话,开始打嗝。我们不得不削减采访(并转向)一部纪录片,以照顾她并带她去医院。”Rita
Jitendra教授在抵达印度查谟的SMHS医院时被宣布死亡。
正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例子,让中华民俗一直有忌讳这些字眼的习惯,特别是大年初一,大部分家里的长辈都会叮嘱小辈,这一天说话是绝对禁止出现“死”字的!
延伸的类似情况有:吵架时把离婚挂嘴上的,离婚是大概率的事!喜欢说自己生意不好的,真的会把自己逼到不糟糕的局面上。
你身边有类似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