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吕氏春秋》第9卷(三)原文译注

(2013-04-02 10:06:03)
标签:

文化

分类: 《吕氏春秋》26卷详解

《吕氏春秋》第9卷(三)

知士
【原文】
    三曰:今有千里之马於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後成,譬之若枹之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静郭君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多訾,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静郭君,静郭君弗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窃以谏静郭君,静郭君大怒曰: “刬而类,揆吾家,苟可以傔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於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静郭君之交,大不善於宣王,辞而之薛,与剂貌辨俱。留无几何,剂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静郭君曰:“王之不说婴也甚,公往,必得死焉。”剂貌辨曰:“固非求生也。请必行!”静郭君不能止。剂貌辨行,至於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过<册页>涿视,若是者倍反。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泫而曰:‘不可,吾弗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也。至於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静郭君曰:‘受薛於先王,虽恶於後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予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宣王太息,动於颜色,曰:“静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少来静郭君乎?”剂貌辨答曰:“敬诺。”静郭君来,衣威王之服,冠其冠,带其剑。宣王自迎静郭君於郊,望之而泣。静郭君至,因请相之。静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十日,谢病强辞,三日而听。当是时也,静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非之弗为阻。此剂貌辨之所以外生乐、趋患难故也。

【译文】
    假如有日行千里的骏马,但如果遇不到善于相马的人.仍然不会被当作千里马使用。善于相马的人与千里马,须互相依赖,然后才得以成名,就象鼓槌和鼓彼此相依一样。士中也有超群出众的千里马。气节高尚、为正义而献身的人就是士中的千里马。能够使士驰骋千里的,大概只有贤人吧。

    静郭君裉喜爱他的门客剂貌辨。剂貌辨为人毛病很多,其他门客都不喜欢他。士尉为此谏诤静郭君,静郭君不听。于是士尉告辞离开了静郭君的门下。孟尝君私下为此劝说静郭君,静郭君大怒说:“即使把你们都杀死,把我家拆得四分五裂,只要能让剂貌辨先生满足,我也在所不辞!”于是让剂貌辨隹在上等客舍,让他的长子侍奉,早晚进献食物。

    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齐闵王即位。静郭君的处世交往很不为闵王所赞许,他被迫辞官,回到封地薛,仍踉剂貌辨在一起。在薛地住了没多久,剂貌辨辞行,请求去谒见闵王。静郭君说:“大王不喜欢我到极点了,您去必定遭到杀害。”剂貌辨说:“我本来就不是去求活命的。我一定要去!”静郭君劝阻不住他。

    剂貌辨走了,到了齐国都城。闵王听说了,心怀恼怒等着他。剂貌辨拜见闵王,闵阕王说:“你就是静郭君言听计从、非常喜爱的那个人吧?”剂貌辨回答说:“喜爱是有,至于言听计从根本谈不上。当初大王正作太子的时候,我对静韩君说:‘太子耳后见腮,下斜偷视,相貌不仁,象这样的人背理行事。不如废掉太子,改立卫姬的幼子校师。’静韩君流着汩说:‘不行。我不忍心这样做。’如果静郭君听从我的话并这样做了,一定不会有今天的祸患。这是一个例证。回到薛地之后,楚相昭阳请求用大于薛几倍的土地交换薛地。我又说:‘一定要应允他。’静郭君说:“我从先王那里承受了薛地,现在虽被后王所厌恶,但如果我把薛地换给别人,栽怎么对先王说呢?再说先王的宗庙在薛,我怎么可以把先王的宗庙给楚国昵?’他又不肯听我的话。这是第二个例证。”闵王长叹,显出很激动的神色,说;“静郭君对我竟爱到这个地步吗?我年纪幼小,这些都不知道。您愿意替我把静郭君请来吗?”剂貌辨回答说一“遵命。”

    静郭君来到国都,穿着宣王所赐的衣服,鼓着宣王所赐的帽子,佩着宣王所赐的宝剑。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静郭君,远远望见他就流下泪来。静郭君到了以后,闵王就请他作齐相。静郭君再三辞谢,不得已才接受下来。十天之后,他托病辞官,极力推辞,三夭之后闵王才应允。

    在当时,静郭君可称的上善于亲自了解人了。正因为他善于亲自了解人,所以别人的非议妨碍不了他。这正是剂貌辨之所以把生命与欢乐置之度外,为静郭君奔赴患难的缘故。

注解:知士

三曰:

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相马工也。良工之与马也,

相得则然后成,成良马。譬之若枹之与鼓。枹待鼓,鼓待枹,乃发声也。良马亦然。夫士

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犹贤者能之也。

○《御览》八百九十六“待”作“行”,“也”作“乎”。

静郭君善剂貌辨。静郭君,田婴也,孟尝君田文之父也,为薛君,号曰静郭君。○案:《国

策》作“靖郭君”。“齐貌辩”,《古今人表》作“昆辨”。“昆”或是“兒”之讹,然据《元和姓

纂》有“昆姓,夏诸侯昆吾之后,齐有昆弁,见《战国策》”。今当各依本文可也。剂貌辨之为

人也多訾,○《国策》作“疵”,高诱注“疵,阙病也”;鲍彪注“疵,病也,谓过失”。门人

弗说。静郭君门人不说也。士尉以证静郭君,证,谏。○“证”,旧作“證”,注同。案《说

文》证训谏,證训告,不同。此当作“证”,今改正。静郭君弗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

窃以谏静郭君,窃,私。私谏静郭君,使听士尉之言,而止其去。静郭君大怒曰:“铲而

类!铲,灭;而,汝也。揆吾家,苟可以傔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傔,足也。揆

度吾家,诚可以足剂貌辨者,吾不辞也。○“揆”,《国策》作“破”,又“傔”作“慊”。于是

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进食。上舍,甲第也。御,侍也。以馆貌辨也。旦暮也。数年,

威王薨,宣王立。威王之子。静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交,接也。大不为王所善

也。辞而之薛。与剂貌辨俱。俱,偕。留无几何,留于薛。剂貌辨辞而行,请见宣

王。静郭君曰:“王之不说婴也甚,甚犹深。公往,必得死焉。”剂貌辨曰:

“固非求生也。”请必行,静郭君不能止。止,禁止也。

剂貌辨行,至于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藏,怀。剂貌辨见,句。宣王

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徒见爱

耳,言则不见从也。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过■涿视,

若是者倍反。■涿,不仁之人也。过犹甚也。太子不仁,甚于■涿,视如此者倍反,不循道理也。

○字书无“■”字。注训■涿为不仁之人,不知何据。《国策》作“过颐豕视”,刘辰翁曰:“过颐,

即俗所谓耳后见腮;豕视,即相法所谓下邪偷视。”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

婴儿,幼少之称,卫姬所生,校师其名也,威王之庶子也。劝静郭君令废太子,更立校师为太子也。

○“校师”,《国策》作“郊师”。静郭君泫而曰:○旧校云:“‘泫’一作‘泣’。”案:《国

策》作“泣”。‘不可,吾弗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

也。此为一也。言静郭君听辨之言,则无今日见逐之患也。此一不见听也。至于薛,昭阳请

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昭阳,楚相也。求以倍地易薛之少,辨劝之可

也。静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先王,威王也。

见恶于后王,先王其谓我何?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予楚乎?’又不

肯听辨。此为二也。”二不见听。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曰:“静郭君之于寡

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动,变也。一犹乃也。少,小,故不知此也。客肯

为寡人少来静郭君乎?”言犹可也。剂貌辨答曰:“敬诺。”诺,顺。静郭君来,

衣威王之服,冠其冠,带其剑。宣王自迎静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静郭君至,

因请相之。请以为相也。静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受为相。十日,谢病强辞,三日

而听。听,许。

当是时也,静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知人,知剂貌辨也。能自知人,故非之

弗为阻。阻,止。此剂貌辨之所以外生乐、趋患难故也。外弃其生命,乐解人之患,

往见宣王,不辟难之故也。○《国策》作“外生乐患趣难者也”。孙云:“观注,似此亦本与《国策》

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