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红新律师:跳槽时新公司承诺给期权,靠不靠谱?

(2015-07-11 03:35:28)
标签:

股权结构

股权激励

律师

唐红新律师:跳槽时新公司承诺给期权,靠不靠谱?

 

 ——唐红新律师(股权结构与股权激励设计专业律师)

 

 笔者作为专业律师,在参与大量企业股份改制、员工股权激励咨询项目的同时,也遇到很多职业经理人或者企业骨干跳槽到新企业时,企业承诺给员工股份,甚至有刚创业的公司在与新入职员工前期沟通时,降低入职员工的实际工资而承诺未来给予公司期权,这样的企业靠不靠谱?能加盟吗?

 对此,笔者想阐述一些观点,供读者参考。

 

 唐红新律师:跳槽时新公司承诺给期权,靠不靠谱?

 

首先,普及一下股权激励的基本知识。

企业招聘新员工,给予薪酬待遇的一般特征是工资+奖金+福利,随着人才竞争加剧,企业管理难度的升级,以及企业现金流缩减等因素的影响,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已不能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对长期激励很难奏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实行股权激励方案。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是通过让经营者或公司员工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或给予其享有相应经济利益的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

目前,一些高科技、互联网、软件开发企业,还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外资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把股权激励计划作为公司经营的一种基本制度。

股权激励方式,常见的有实股、虚股、和期权几种。

1)实股:

代表股票持有者(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综合性权利。

优点:归属感最强,属于长期激励,可继承。

缺点:手续复杂,变通性差。

2)虚股:

也称身股,指只享有分红权或部分增值收益,而实际上没有表决权和所有权。

优点:是代替实股的变通方式,是否同时享有分红权和股票的增值权,以及是否需要出资等各种情况都可以组合,由此可以形成多种解决方案。相对于实股,易于操作和控制。

缺点:公司规模较小时,激励感与企业的归属感都比较低。

3)期权:

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份的权利。激励对象同时可以放弃对权利的行使。期权的行权有时间和数量上的限制,且需激励对象自行为行权支出资金。

优点:股权增值才有行权的价值,可促使激励对象为公司业务发展而努力;多次行权的安排可绑定激励对象较长时间。

缺点:业务停滞和利润下滑阶段,完全无激励作用。

 

 其次,对应聘公司情况及自身情况需要做一个了解和评估。

1,对应聘公司情况了解:

一方面需要了解公司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盈利情况等,

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一下公司做股权激励的目的、条件,对员工的限制条款,或者在业绩方面有什么要求,等等。一般情况下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股权设置、激励目的、分配方式、条件等,都各不相同。

另外,建议对公司的创始人、企业文化、发展前景、管理制度,以及对岗位要求、薪酬待遇等方面也尽可能地做些全面了解。

2,对自己也要做一个评估。

自己的工作经验、能力、定位是否符合企业要求,期望待遇是否和企业达成一致。应聘的岗位是高管、普通员工,还是专业技术人员。跳槽理由是为了尽快解决短期生活的资金压力,还是为了寻求长期发展。

如果您是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早已生活无忧,且有了创业当合伙人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没有投资、没有平台等所谓的前提条件,现在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了,可以跟企业方好好唠唠,在股权期权的基础上多争取些股份来。

如果自己是个菜鸟,只是希望找个饭碗养家糊口,或者找个地方当学徒的话,还是遵从企业的条件,在股权激励方面就甭操那个心了。

3,如果企业降低应聘员工的实际工资而承诺未来给予期权时,要算算帐。

对于创业团队,期权+低工资的组合是很难招来靠谱的Team Leader的,用期权压低薪资的公司不太靠谱。当然,刚创立的企业也有自己的难处,为了降低大量现金支出压力,企业想对刚入职的员工减低工资标准,而承诺用未来的股权期权来折现。这种情况,就要算算帐了。一方面要算一下整体收入的差别,另一方面也要看看自己对企业的未来有没有信心,能否承受相应的风险,能否一定时间内承受缩水了的现金收入而在生活等方面不受影响。

如果轻信了企业的承诺而盲目地跳槽,不仅承受待遇缩水,也有可能拿不到那些未来的收益。

理想的情况下,建议还是尽量避免工资的过多下降,从而造成不良影响。

从概率上讲,新创业公司的平均存活时间在3年左右,成功的概率并不是很高,所以说,大部分的创业公司期权并不靠谱,不要把创业公司的股票期权太当一回事儿。

员工股权激励的初衷,顾名思义,首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股权激励不仅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创业BOSS在面对金钱、员工关怀的态度和胸怀。如果在创业过程中为了企业生存需要引入投资方,使得绝大部分股权旁落他人,实在没有股票期权可分也是没办法的。

 

既然应聘的公司谈到了期权,估计公司早已做了应有的准备和相关资料,如果想跳槽还是服从公司的相应安排,剩下的就是签署各种文件及合同,但是在签署文件的时候还是要多注意些细节。

1,签的是劳动合同还是股东协议,签约的主体和名称是不一样的。一般,签劳动合同的是公司总经理,盖的是公司公章或者合同专用章。而签股东协议的,往往是公司的董事长或者大股东,多以签字为准。

2,股权激励往往会有业绩考核的条款,要注意评估其可行性,能否实现对自己的考核指标。

3,无论是实股,或是期权,一般是要求激励对象出现金购买,要考虑是否强制出资,需要评估自己有没有相应的资金实力。当然,如果价格较低,或者公司免费赠送的情况下,就不用考虑太多。

4,针对退出机制,重点看看是否有约定对员工特别不利的条款。

 

完成了与企业的各类签约,入职成为公司的员工后,在工作中除了尽职尽责之外,还需要对期权的关注和掌控。主要有:

1,行权日对期权的行权时,需要注意行权价格与实际价值的区别,判断是否有行权的必要,或者放弃。

2,行权后,要确认对股东权益文件或凭证的索取,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

 

另外,对员工成为股东,并在符合一定条件下,通过股权转让等从而实现自己的权益时,需要注意:

1,按公司章程或相关约定执行;

2,获利时,不要忘了相关税收的缴纳。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愈来愈火爆,越来越多创业公司正在积极推行股权期权激励机制和计划,也已经创造了大批的富豪。在当前人才流动空前频繁的当下,把握时机,选择一家快速发展、待遇不菲,有可观估值前景,且愿意给员工期权激励的公司,已经是越来越多优秀人才跳槽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