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魂》一曲明死生

(2012-11-23 08:58: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安魂》一曲明死生 

 

文/陈慧岩

 

     站在岁月的船头回望2008年83日,在那个走过百年申奥路距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5天的日子里,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正处于热切的期盼与巨大的兴奋中,然而对于作家周大新来说,那天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悲泣的日子,已经年近花甲的他在那天里经历了失子之痛,命运之神在人间又上演了一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作家把对失子之后自己的所忆所恨所感所想汇集成书,在读周大新的《安魂》之前,我已读过周国平的《妞妞》,但妞妞毕竟是位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在人世间仅仅度过了一度有半个春秋的幼儿。而周大新的儿子周宁却是在已近而立之年患上了脑癌,是在研究生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正值风华正茂、锦绣前程在望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思之不免令人神伤。

 

 

 

    整部书采用父子对话的形式展开。书的前半部分,作者回忆妻子怀孕生子一直到儿子得病离世的全过程,与其说作者在回忆,不如说是作者在进行深深的自我责备。在苦苦追问儿子患脑癌的源头过程中,痛苦令作者开始怀疑一切,甚至认为他与妻子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一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本是视空见惯的管教和挫折,如对孩子的责骂,孩子调皮摔倒等等,此时都被蒙上的悲剧色彩,读来是那样的令人揪心不已。同时作者也在试图用自己手中的笔无声的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没有如果,不能重来,面对人生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应慎重,不要令自己留下遗憾。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记述了儿子死后的所见所闻,在周宁的叙述中,我们可知人死后灵魂要经过甄域、惩域、涤域、学域,最后进入享域长住。在作者的心目中,甄域是甄别灵魂善恶的地方,在那里人在人间的恶之行得到逐条认证,“人在做、天在看”;而惩域是在人间作恶的有罪之魂接受惩罚的地方,贪财的就让他数钱,以强凌弱的就让他终日聆听弱者的哭喊;涤域是净化灵魂的区域,在这里每个灵魂都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俗话说“骗人易,骗己难”,通过反省让每个灵魂彻底放下心中的负担;学域则是进入享域前的一个过渡区域,在这里要学习在享域居住的规则和一技之长,由于没有了生活的负担,学习由谋生工具变为排除生活无聊的手段;经过一道道关口,最终入住在享域的灵魂便可过上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甄域、涤域、惩域等各域的描写不过是对以往宣扬因果报应的地狱和天堂之说的“新说”,亦可认为是作者遭遇丧子之痛后为给儿子找个好的归宿的“邪说”,看似荒诞不经,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书名为“安魂”,是在安谁之魂?安作者儿子周宁之魂,还是安作者自己之魂?若是作者仅仅局限于通过用文字宣泄自己的痛苦,把自己的悲伤公布于众以博的世人的同情,或为安慰自己虚构一个美好的世界让儿子享乐其中,那么作者著这本书的意义便浅薄无聊的多。然而随着情节的推进,尤其是在书的末尾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借儿子周宁之口通过与王阳明、魏源、达尔文、爱因斯坦、莫伯特等古今中外伟大人物对人活着的理由、人生的意义、评判人生的标准等问题的探讨,原本笼罩在作者心头,以及通过作者手中的笔带给读者的不快和郁闷的情绪全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眼前逐渐显现出一片光明。

 

 

 

    阅读的过程中,我的鼻腔曾几度酸楚,眼眶满含热泪,但当看完书的最后一页,将书掩上时,我的心中却一片平和。是的,莫伯特所作《安魂曲》不仅是为那个“身着黑衣、神情冰冷的陌生男子”而谱写,同时也是为莫伯特自己,为普天之下的所有人而谱写。同样,周大新所作《安魂》一书,不仅使其子周宁得以安息,使自己从丧子之痛中站了起来,更让所有的读者能够活的明白,笑看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