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菜中之王“白菜”

(2013-01-04 22:44:07)
标签:

健康

营养

白菜

辣白菜

                                菜中之王“大白菜”

  谚语云:“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此话很是有道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大白菜能“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清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冬汁尤佳,利小便。 

             http://s3/bmiddle/6163a60at7b72849870d0&690

   白菜属性

   白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中的栽培亚种群,包括芜菁亚种、白菜亚种和大白菜亚种。白菜类蔬菜原产于我国和地中海沿海岸地区,主要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食用。

   白菜营养成分

   大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不溶性纤维、维生素A、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钠、镁、铁、锌、硒、铜、锰。尤其是里面的维生素C的含量最为丰富。

   大白菜含有均衡的多种营养,能为身体增强抵抗力,具有预防感冒及消除疲劳的功效。

   大白菜选购指南

   大白菜含有氧化酵素,切开后会活性化,发生褐变,至使维生素C氧化,因此最好买整棵。

   自制辣白菜

                               http://s9/small/6163a60atd27938d8b7b2&690

  材料:大白菜1颗、胡萝卜1根、梨苹果各1个、韭菜1束、大蒜2头、大葱白3根、老姜1大块。

  调料:盐120克、白砂糖4汤匙、辣椒粉(极细)150克。

  做法:1、首先将白菜做先期修整,把最外层的已干枯的白菜叶摘掉,在水龙头下用流动水将其整棵冲洗待用。将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分的整棵大白菜从底部切开1小段(约5—10cm),然后用手把整棵白菜掰成2瓣。并以同样的方法将1/2棵的白菜各分为两瓣,共4小瓣。

       2、掀开每一片白菜叶,均匀在菜叶上抹盐。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时一定要动作轻柔!因为菜叶新鲜清脆,稍有不慎就容易折断。

       3、之后把白菜放置在合适的容器(干燥、无油、无杂物的大盆、深盘均可)内腌制8——10小时。

       4、整个腌制过程中,大白菜会逐渐变软,并在盐分的作用下出水。将渗出的水分倒掉,抖去此时还附着在菜叶上的盐分,用厨房纸巾包裹白菜吸去多余水份。

       5、调酱:将韭菜剥去外叶,洗净切成4cm小段。胡萝卜洗净、削皮、刨丝。梨和苹果削皮、去核、切成小粒。大葱切成末。将大蒜和老姜用压蒜器压(或石臼捣)成泥状。

       6、将以上所有配料与辣椒粉、白砂糖和剩余的盐放置在大碗中,充分搅拌、使其相互渗透。

       7、静置约10分钟,使部分配料出水后,再重新搅拌一次,成为酱状的调味料备用。

       8、将已经沥干水份的大白菜取出,逐片掀开菜叶,将混合好的调味酱料均匀的涂抹在每一片叶子表面。此时大白菜经过先期盐腌后,菜叶非常柔顺贴合,但在涂酱料的时候仍需注意:尽量保持每一片菜叶的完整。

       9、涂抹酱料过程可以戴上一次厨房用性手套,避免损伤手部皮肤,而且操作更自如。

      10、在涂酱工序完成之后,将每1/4瓣大白菜小心翼翼地由底端紧密的螺旋状卷成筒状,放入大小合适、敞口的保鲜盒中,盖紧盒盖密封起来。

      11、将装好辣白菜的密封保鲜盒转入冰箱保鲜室内保存。也可以放在冬季的室外,前提是避免阳光直射、空气流通.
     (发酵过程一般情况下需约1周时间。待辣白菜发酵至有酸味时即可食用,此时最好可以连密封保鲜盒一起固定冰箱保鲜室储存;辣白菜的味道和营养价值与发酵时间、储存温度的不同而各异,一般在2~7度,自然发酵2~3周味道最佳,此时维生素含量最高。)
      辣白菜是我国朝鲜族世代相传的一种佐餐食品,我国吉林省朝鲜族家庭的餐桌上,辣白菜味辣脆酸甜,色白带红,四季皆宜。 
 
   [参考文献]
   [1]  杨月欣 王光亚 潘兴昌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
 
                                                                    国家二级营养师—余莹 
                                                             @营养师余莹  QQ15748353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