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孩子害怕去医院的问题

(2019-06-19 16:19:34)
分类: 教育

3医院是孩子最讨厌而且感到可怕的地方,孩子生病需要亲人照顾和呵护来忘记身体的不舒服和焦虑情绪,但这时候带他到一个陌生的医院环境及陌生的医师,便很容易产生哭闹、大喊大叫、害怕等排斥的情绪。

我看过很多视频、案例、资料、中小学生写的去医院的作文等材料,都能反映出不只是新生儿、上幼儿园前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害怕去医院,甚至有一些小学中、高年级和初高中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也害怕去医院。更是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来说一下,孩子害怕去医院的原因。

一、 孩子害怕去医院的原因

1. 内在原因

一些孩子天生就害怕去医院、害怕医生,时间长了一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自身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害怕医院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医生、护士

医院对于幼小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恐怖的,墙面都是单调的。在医院方面,可以稍微布置就诊环境,减少孩子的恐惧感。

医生、护士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可怕的、恐怖的,家长可以通过低幼书籍、挂图让孩子对医生、护士有一定的了解。

(2).孩子害怕打针、抽血

打针、抽血是孩子最为害怕的事,因为护士给孩子打针、抽血时很用力,宝宝因此会受到惊吓,会出现严重的害怕而哭闹、大喊大叫等情况。

(3).孩子害怕做手术

做手术远远比打针更是令孩子害怕的事,比如说割包皮手术、拔牙、补牙、牙齿正畸、心脏、肿瘤、骨折、脊柱侧弯、激光去痣等小手术,幼小的孩子依然难以严格区分想象和现实,所以很多治疗带来的恐惧会非常严重,这是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都会害怕身体完整性受损,害怕奇怪巨大的噪音、害怕疼痛、害怕奇怪的气味、害怕和家人分开,一些害怕做手术的孩子进手术室哭的、进手术室的路上哭的、等着进手术室叫号哭的、哭的鬼哭狼嚎的不肯进手术室的、麻药醒来疼哭的等现象。

(4)孩子害怕看牙医

一些注意孩子口腔卫生的家长,都会定期带孩子看牙医。牙医在孩子心中也是最可怕的形象,很多孩子害怕看牙医一方面是因为怕疼,另一方面则是小时候看牙留下的后遗症。有些小朋友小时候牙齿坏的比较厉害,小时候看牙医留下的不美好印象,往往会导致长大以后养成了习惯,就越来越害怕看牙医,对看牙充满恐惧。

2. 外在原因

一些孩子也有是受外界的影响就害怕去医院、害怕医生,新生儿、上幼儿园前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最为明显。

二、 解决孩子害怕去医院的问题

1. 实话实说,平等和孩子沟通

一些父母打着带孩子出去玩、逛街的幌子,却把孩子带到医院,当孩子去到医院发现父母在欺骗他的时候,他会有一定的心理落差,对于去看医生,他会更不接受、更抗拒。

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也没有事先给学生说好要体检,当学生面对一些医生来到幼儿园、中小学的时候会出现恐惧心理。

在家庭方面,家长应平等的和孩子沟通、对孩子实话实说,不要采用欺骗法哄他到医院。

在幼儿园、中小学方面,教师应该事先向学生讲解体检应该怎么做,给学生理解和支持,鼓励害怕医生的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爱和鼓励。

2. 家校、家园配合,教师家长就学生各种情况及时交流

家长可以就孩子在学校在体检时害怕打针、抽血的情况和老师沟通。

在家庭方面,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医生看病的玩具。亲子之间或小伙伴之间可以玩扮演医生、护士、病人角色,玩一些医生看病的游戏。在扮演角色、玩游戏的过程中,爸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于看医生的问题,如果孩子不懂得回答也不要紧,爸妈可以用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把答案说出来,无形中已经在给孩子科普一些医疗常识了。通过角色扮演、玩游戏,可以让孩子了解并熟悉看病过程,了解了原理,见多了这样的场面,孩子自然就不怕了。

在幼儿园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孩子观看一些不怕打针的小视频、动画片,也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一些医疗常识。带领孩子玩宝宝医院等区角游戏,让孩子了解并熟悉看病过程,克服恐惧心理。

在小学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教学、班会、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活动,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医院的医生给学生讲解医疗方面的知识,让小学生知道生病了要去医院就医、治疗。在学校组织体检时,可以让不怕医生、不怕打针、抽血的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学习榜样,

在中学方面,班主任和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任课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举一些和医院有关的练习题,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教学实验延伸到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导害怕去医院、害怕打针、抽血的青春期中学生。

3. 给孩子立一个勇敢的正面形象

家长和老师可以了解孩子的愿望、理想,也要告诉孩子实现理想、愿望应该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挫折。可以有去过医院的孩子、不怕医生的孩子、看过医生且表现勇敢的孩子介绍经验,孩子可以通过榜样形象产生学习和模仿的愿望,从而在心理上消除或降低看医生的恐惧感,用鼓励的方法使模仿的要求变为孩子自我表现的行为,家长也不能用“比比谁勇敢”的攀比方式,也不能以强迫、威胁的态度还有“只要去医院,就给你买玩具、漂亮衣服”的索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抗。

学校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不畏挫折、实现理想教育,通过这个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不怕去医院,克服恐惧心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