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你到了20岁

(2010-12-09 22:40:11)
标签:

李开复

如果你到了20岁

做自己

分类: 成长

 

 

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这就是全部。

今天重新读了李开复博士的《如果你到了20岁还没到25岁》,较之以前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兴趣和工作

之前有人曾经和我说过,如果有一天你要找工作了,你要找一份不是你兴趣的工作,这样你的兴趣才不会沦为工作和机械,当时我是非常认同的。

但是,我现在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好比你非常喜欢水煮鱼,但是每次吃的却是糖醋鱼,美其名曰,为你着想。工作并不只是为了赚取收入,工作更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想看你从20多岁一直工作到30岁,这中间的30年,你每天都要花八个小时工作,要是这一份工作不是兴趣所在,即使可以跳槽,只是想想,那也太恐怖了,这意味着 30年*300天*8小时=72000小时 都有可能要面临这种状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方向,所向披靡。

 

阅读和思考

李开复说,我从来不以为学历有什么重要,天才都不是科班,但,不是科班,连龙套都跑不了。你必须把那些浮如飘絮的思绪,渐渐转化为清晰的思路和简单的文字。华丽和漂浮都不易长久。你要知道,给予文字阅读快感不够的,内容,思想,境界,灵魂,精神和智慧,这些才重要。

 别以为大学不重要,但是你只有读了大学你才有资格体会到大学到底中不重要。大家刚刚进大学的时候水平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四年以后,会有了如此大的分化?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值得深思的。

书本要有选择的去读,我相信经典的力量就如同我相信品牌的力量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定的年龄应该读这个年龄应该读的书,你不能要求一个才刚刚认识字的孩子去读一本《般若波罗多心经》,任何事物都有其成长发展的规律,揠苗助长是行不通的。 学而思,思而学。只学习不思考这是无效的学习,学习经过思考之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思考而不学习,容易脱离实际,思考后再学习将会是更有效果。

 

目标和理想

  给自己一个远大的前程和目标。记得常常仰望天空。记住仰望天空的时候也看看脚下。

  仍然是李开复博士的话。 一直敬仰的一个师兄去工作了,他走了,然后我就感觉自己的路很迷惘。那时候他是照亮我前行的灯塔,可是他不在了,我看不见前途。人生的路途很长,可怕的不是在于路途的漫漫,而是在于并不知道路途的尽头是否会有光明,但是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是这条路途充满魅力。20岁,如果你没有什么想法,那么你的未来将是你身边人的重复。

  未来的路,不是父母的后传,也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们的外传,而是你自己的正传书写好它,是你的人生意义

 

 

今天是两个十年后的第一天,算是给自己一个告诫。

路再怎么长,也要做我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文/夏初

 

推荐:

李开复《如果你到了20岁还没到25岁》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