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领域“发明”易被忽略
(2015-07-01 11:17:58)2014-09-17 10:07:34作者:杨敏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浏览次数:1192 网友评论 2 条
“不仅自然科学有发明创造,人文科学也有发明创造,其重要性和影响力绝不亚于自然科学。”俄罗斯当代哲学家、文化学家米哈伊尔·爱普施坦(Михаил Эпштейн)对当前学界中“忽视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不能有效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等声音做出了回应。9月15日,爱普施坦在北京师范大学以“人文科学的建构潜能”为题演讲时,再次强调了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人文科学涵盖的范围极广,许多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与人文科学密切相关。人们为了纪念一些重要的事件和伟大的人物,特别设置一些纪念日,如俄罗斯将2月23日定为“祖国保卫者日”,11月22日定为“词典日”等,在爱普施坦眼中,节日不仅是简单的文化活动,而是人文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发明”,节日背后的意义不仅有学术贡献,对今后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重要影响。
“发明”一词始终与自然科学紧紧关联,许多自然科学的发明都直接推动了科技变革、社会进步。但在人文科学领域,人们常常忽略“发明”的存在。爱普施坦将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明”定义为能够应用于实践的新观念和新思想。与自然科学的发明一样,人文科学的发明并非被束之高阁,也不是无人问津,而是渗透在语言学、艺术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等各个领域,是为人类社会带来切实影响的新创造,如促生一种新机制、促进一场新的文化运动、新的艺术风格,甚至创造一门新的语言等。
遗憾的是,人文科学的发明创造在现代社会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和学术体系中,仍然缺乏培育“人文发明”的土壤。有很多人自己不进行发明创造,靠研究人文科学中的发明家起步,借助大师打开学术研究之门,但反而是那些致力于发明创造的学者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尽管有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人文科学发明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教学获得更多突破,但思想的产生并不能完全通过简单技巧的传播而获得。爱普施坦认为,真正促进人文科学发明的繁荣,首先人文科学要善于将“发现”和“创造”相结合,一方面要研究既有人文科学的规律,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明新的东西。其次要建立人文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将人文科学引入到应用层面,解决应用难题,或者设立专门的机构,将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明者们聚集在一起,为整体人文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环境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