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待基础实验证实

(2014-03-29 08:53:01)

 

2014年03月28日 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28日第577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琪 浏览:我要评论 字号:

【核心提示】积极心理学概念的提出旨在纠正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建设前沿性的治疗体系,合理预防人类的心理疾病。塞利格曼认为,当前积极心理学在学科建设方面主要以体验人类主观感知为主,包括健康、满意、喜悦、幸福的感知度,同时还要加强人类对于未来建立乐观观念的认知,包括希望和信念。

 

原题为:澳大利亚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待基础实验证实

3月20日,社会科学空间(Social Science Space)网站发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克里斯托弗·斯坎伦(Christopher Scanlon)撰写的文章《进化心理学是“真正的科学”吗?一个不愉快的事例》(I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Real Science”? One Unhappy Take)。斯坎伦在文中质疑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鼻祖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用进化心理学的方法解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针对积极心理学是如何产生的、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等相关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斯坎伦。

强调对人类正面情绪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区别于传统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更强调对于人类正面情绪的培养。

塞利格曼在他早期的论文《积极心理学、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中曾详细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由来和特征。他提到,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主要关注对病理特征的治疗,忽视了对早期个人思想的建设。而积极心理学希望打破传统的、固化的心理学学科特点,催化心理学转变,从之前只能修复、解决人类心理和思想中不好的一面,转化为建立人类高品质的心理和思想观念。

积极心理学概念的提出旨在纠正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建设前沿性的治疗体系,合理预防人类的心理疾病。塞利格曼认为,当前积极心理学在学科建设方面主要以体验人类主观感知为主,包括健康、满意、喜悦、幸福的感知度,同时还要加强人类对于未来建立乐观观念的认知,包括希望和信念。从个人层面来讲是建立个人特质,例如爱情和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能力、审美能力、毅力、创造力、天赋和智慧等。从团体层面来讲是希望建设更好的公民道德,包括公民责任感、宽容和职业道德等。

塞利格曼表示,积极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集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物进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心理积极的一面,用更加开放、乐观的眼光重塑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进化心理学方法不能解释积极心理学特征

塞利格曼在他的《真实的幸福》(Authentic Happiness)一书中提到,积极心理学是按照进化心理学的方法演变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性。但是这一观点却遭到斯坎伦的质疑。

在斯坎伦看来,塞利格曼的观点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验才能证明。塞利格曼提到,进化心理学的测量方法不可能像生物进化学的方法一样,可以利用客观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DNA分析、气候数据等证明生物进化的过程,自然选择状态下的心理变化很难获得证据。所以,积极心理学中所谈到的任何心理情绪的起伏也不能通过物理痕迹来说明,因为没有任何化石或是碳数据记录可以表明人类在什么时候沮丧或高兴。因此,在没有测量数据的情况下,认为积极心理学通过进化而逐渐发展而来的观点存在很大的疑问。

斯坎伦还提到,人的情绪变化离不开很多客观因素,不会只单独地朝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转变,所以当前很多积极心理学的想法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实现。

推动积极心理学走向更加科学的道路

“尽管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建立有正面的导向作用。”在谈到未来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时,斯坎伦说,积极心理学应该在心理学基础上,更多地融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成人文主义的心理学特点,与传统的心理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从而形成更加完整的心理学体系。

斯坎伦表示,一个新学科的发展必然经历从质疑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只有看到当前积极心理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今后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当前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学者需要做的是,通过更多的基础实验方法证实理论的可靠性,并最终推动积极心理学走向更加科学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