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学者反思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2013-06-06 07:26:50)

 

2013年06月05日 14: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5日第45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杨敏 浏览: 40 我要评论 字号:

  【核心提示】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本质理想的传承与过去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应被商业浪潮冲垮,大学教育不能沦为只有少数富人才能享受的权利。

 

  “你的颈项美如象牙塔”,本是《旧约·雅歌》中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用来赞美新娘的诗句,后来被人逐渐引申为“世外桃源、隐居圣地”之意,用来形容思想自由交流、包容并蓄的大学。

  如今,传统的大学教育正面临着全球化、商业化、高昂学费、先进技术及大规模在线课程的挑战。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德尔班科(Andrew Delbanco)的新书《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College What it Was, Is And Should Be)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学界关于大学教育本质的再思考。近日,本报记者就大学教育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德尔班科。

  大学应帮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

  教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当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时,更多人开始关注大学教育,期望通过教育增强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那么大学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在德尔班科看来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开放、分享与探索。

  德尔班科向记者具体解释称,大学应该帮助学生回答“我擅长什么?”、“我热爱什么?”、“我能对社会作出什么贡献?”等问题。

  美国大学提倡学生在校期间发现自我,而不会过早限制年轻人的发展道路。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应该优于专业选择。

  另外,德尔班科还表示,包容是优秀大学的重要品质。无论贫富、种族、宗教背景如何,所有人都应享有在大学里求学的权利。生源多元化更有利于知识共享与相互学习。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不仅术业有专攻,而且知识渊博、认识深刻。

  大学的本质不应被商业浪潮冲垮

  目前美国的大学教育正面临着来自经济、文化、新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德尔班科在书中写道,越来越多的人持“大学功能论”观点,认为高校的首要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专业人才。许多学生只是抱着学习职场专业技能、找一份好工作等目标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

  德尔班科曾于2012年2月在《高等教育纪事》(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官网发表文章《大学的风险》(Risk at College)。他在文中写道,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年轻人就会聚在一起聆听讲座,与现代的大学颇为相似。对此,他分析称,从广义上来说,让年轻人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大学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相继实施后,美国的大学教育广泛地覆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德尔班科表示,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本质理想的传承与过去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应被商业浪潮冲垮,大学教育不能沦为只有少数富人才能享受的权利。

  大学财政负担正转嫁给学生

  关于大学的财政资金问题,德尔班科称,成本与费用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难题。投资先进技术的科学实验室和奢华的设施,过高的人员花费及教师薪酬等易造成大学成本上升。另外,尽管从教学角度考虑,按照教育为本的原则,小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汲取新思想和新知识,但从经济角度考虑,班级越小,教育成本就会越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在美国,教育经费缩减,学费上涨,提高了贫困人口接受大学教育的门槛。过去10年间,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涨幅约为30%,而公立大学的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如弗吉尼亚大学每年仅有不到6%的预算开支来自于政府资助。目前大学的财政负担正逐渐从国家转嫁给学生。

  在线课程遭到质疑

  诸多挑战中,大规模在线课程备受关注。德尔班科于今年3月《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杂志网站发表文章称,2011年夏,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龙 (Sebastian Thrun)宣布将在网上免费公开自己的秋季课程,并附上课后练习题和随堂小测验后,选课人数迅速增加。

  虽然在线课程让更多人“走进了”课堂,但它依然饱受争议。支持者认为,大规模在线课程不仅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师资源来教授大量课程,达到教学成果最大化的目的,还可以降低人们求学的经济成本,缓解大学教育面临的经济压力。

  然而,德尔班科对此不能认同。他坚称,传统课堂上的教学体验是在线课程无法替代的。另外,他告诉记者,在线课程会催生教育界的超级巨星,例如哈佛大学政治哲学领域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因在网上公开了自己的演讲而声名大噪,随即拥有了数量庞大的追随者。然而,这却给那些没有名气的教授带来了压力,使他们很难在教学中得到安全感。

  德尔班科对记者表示,“如今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有多少人能从在线课程中获得真才实学?关于学生是谁、学生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怎样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等问题,都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寻找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