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在寅为何对日抛出改善关系橄榄枝

(2021-03-05 15:53:20)
标签:

日本

中国

韩国

美国

http://photo.jnocnews.co.jp/upfile/news/202103/202134225957.jpeg

3月第一天,韩国总统文在寅在纪念1919年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起义运动,也就是著名的三一运动活动上,发表了对全国的电视讲话。

这次的讲话有重点。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他所领导的政府希望与日本举行会谈,以改善两国因历史问题而长期不和的关系。他还说,历史遗留问题不应妨碍两国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显然,文在寅在这个讲话中,既指出韩日关系发展的障碍性问题——历史问题,进一步明确地说就是日本在近现代史上发动侵略战争,对朝鲜半岛实施殖民地统治的历史问题,又表现了韩国对解决问题的态度,那就是“面向未来”。此番话与,引起举世瞩目。

当今,日本蔓延着一种浓厚的说轻了是“嫌韩情绪”,也就是“讨厌韩国”的情绪,说重了是“仇韩情绪”,也就是“憎恶韩国”的情绪。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2019年,韩国法院毅然判决日本企业要向二战期间被迫在日本工厂劳动的韩国人劳工支付赔款。这让日韩关系降到1945年战后以来的最低点。此后,日本使出杀手锏,果断对主导韩国经济的半导体行业所必需的化学品实施出口管制,两国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文在寅在这次讲话中说,“改善双边关系也有利于韩国、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三方合作。华盛顿认为这一合作对于解决朝核问题以及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等地区问题至关重要。”分析人士据此指出,韩国这次主动向日本伸出和解的橄榄枝,其背后应该是来自美国拜登政府的劝说,或者是美国的压力。

长期以来,美国对韩日矛盾以及关系紧张基本上是采取不介入、不偏袒一方的态度。因为战后美国与日本形成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与韩国形成军事准同盟关系,日韩关系适度紧张,有利于美国在韩日两国之间具有回旋的余地,也有利于美国分别控制韩国和日本,在东亚地区保持自己的存在感。

但是,近年来中韩关系已经从韩国布置“萨德”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两国领导人注重战略引领,加强沟通交往,增进友好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显然,这让美国和日本看着都心里不舒服,他们都意识到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中韩关系有望成为东亚地域中一对最为粘性强、韧度强、密度强的关系。东亚地域的力量对比可能会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一定要疏离日益紧密的中韩关系。其做法之一就是督促韩日双方修复两国关系。

如此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这次韩国主动表示愿意与日本改善关系,这个“主动”的背后是因为有美国推手,这个“主动”的背后仍然没有韩国让放弃对历史问题的重视。

对于历史问题,文在寅表达得非常清楚,他说“韩日之间有过不幸的历史,就算加害者可以忘却历史,但受害者决不会忘记。如今事过百年,两国已互为重要邻国。双方应以史为鉴,但决不能被历史拖住后腿。”他重申以往的态度,“韩国政府将始终坚守着以受害人为中心的立场,寻求明智的解决方案。我们将竭尽所能恢复受害人的名誉与尊严。”

但是,日本对文在寅的讲话抱着强烈的不信任感和敌视感。日本认为,日韩之间的历史问题,已经通过一系列条约和协定解决了,但韩国却屡次翻盘子,以“民间索赔”和“司法判决”的路径让这个问题不断地重回桌面。因此,日本不能信任韩国。此外,日本甚至认为文在寅是在为了巩固自身统治而打这张“历史牌”,因此对文在寅抱有强烈的敌视感。这种不信任感和敌视感,在日本政界和外交界占据着主导位置。

现在,日本政府还没有对韩国总统文在寅的讲话做出积极的回应,而日本媒体则纷纷批评韩国总统文在寅坚守“以受害人为中心”的立场来解决历史问题。这样看来,韩日关系转圜尚待时日。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没有韩日两国之间就历史问题的真正和解,韩日关系只能是“打补丁”式的修改,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之锅就永远都甩不出去。(本文为上海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东瀛一周蒋”专栏而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