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刍议日本人的“心中”和“殉情”

(2020-12-16 15:18:30)
标签:

江户时代

心中

殉情

日本人

游女

分类: 日本天天“蒋”

——日本天天“蒋” 20201215日(星期二)篇】 

刍议日本人的“心中”和“殉情”

“日本学开山之作”所以题名《菊与刀》,按照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本人的解释,就是为了显示示日本文化的矛盾性。日本文化确实充满矛盾。一方面,“不伦”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古往今来有很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案例。另一方面,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案例,在日本也史不绝书。

让我从一个轰动日本的真实案例说起。195776日拂晓,位于东京都文京区的天王寺五重塔,突然燃起大火。天王寺五重塔是著名小说家幸田露伴的小说《五重塔》的原型。这篇小说叙述了建塔者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动人故事,讴歌了备受赞誉的日本“工匠精神”。火灾发生后,幸田露伴的二女儿、同样也是小说家的幸田文闻讯立即驱车赶到现场。面对,面对残垣断壁,幸田文痛惜异常,潸然泪下。天王寺五重塔为什么突然起火?埋在废墟中的一对男女的尸体,提供了答案。经过专家缜密分析得出结论,起火原因是这对男女为了殉情,纵火焚烧了这座塔。

殉情,日文写作“心中”。彼此相爱,但无法在此生了却心愿,只能寄望于来世能遂情缘,一起殉情,称“心中死”。后来“死”字被省略,成了“心中”。若逼迫对方和自己一起殉情,则称“無理心中”。

“心中”是将“忠”字分拆,原先既不是殉情的同义语,更不意味以死明志。而是意味“守信义”,最初产生于武士社会。据《往昔物语》记述,江户时代,同性恋流行,1418岁的男子,均有“念者”。他们彼此之间缔结“契约”。当时,武士甚至因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闹出人命。为了表示自己爱得一往情深,有的武士便将自己的指甲剥下,或者将小指切下赠给心仪的美少年。据《新撰狂歌集》记载,一个叫柴田太郎右卫门的人,深深迷恋于一个美少年,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切下了自己一根小指相赠。

后来,这种表达爱情的方式传到花街柳巷,为娼妓所仿效,并有了各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宣誓”。据《色道大镜》记载,有个游女爱上了一个嫖客,对他倾诉衷肠。嫖客乐意相信,但难免将信将疑。为了鉴别那个游女是真情还是假意,嫖客让她和自己一起前往熊野神社参拜,将“海枯石烂心不变”的誓言,写在神社的金牛身上。因为当时的人们深信,神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撒谎。

第二种方式是“断发”。据文献记载,“断发”的基本程序是,在剪下头发前先用香熏染,然后剪下约2寸头发打上结用纸卷起,赠送心爱的人。按照池田弥三郎在《性的民俗志》中的说法,“通过断发表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是民间长久流传的习俗”。

第四种方式是“拔甲”,即把指甲拔除或将小指切下。拔甲和切指,尤其是切指,难忍疼痛,据说10人中有9人会疼得失去知觉。所以,在切指的时候须先备好止血药、纱布、清醒剂,还必须关门闭户。据《色道大镜》记载,大阪有个游女在切指时因用力太猛,手指飞出窗外,掉落庭院草丛,始终无法找到。

第五种方式是“刺青(字)”。刺青源于“鲸”,最初是惩罚犯人的一种方式。按《嬉笑游览》的说法,“以前游女为了表达真情,往往断发切指。现在则仿效侠客,刺青文身。”具体做法是用针或剃刀将对方的名字+命刺在自己手腕上。“命”和“尊”、“彦”一样,是加在神的名字后面表示尊敬。对方叫勘兵卫,刺‘堪命’,叫十兵卫,刺‘二五命’,叫清右卫门,刺‘清命’,等等。后来,“命”字被省略,只刺名字。

日本人好极端,中国人喜中庸。所谓“中庸”,“不偏为中,不易为庸”。也就是不极端,不摇摆。我认为,“不伦”是错的,“心中”和“殉情”也大可不必。 (本文作者系《日本新华侨报》专栏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