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廿四史萧何韩信萧相国世家史记 |
分类: 蒋谈廿四史 |
——读《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随笔
“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是中国历史上传颂千年的用人佳话!这其中,需要眼光、需要胸怀、需要判断、需要行动。而刘邦在开创汉王朝的大业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哪一个需求都超不过他对人才的需求。萧何能够为刘邦招揽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当然会让刘邦满意。刘邦成为汉高祖后论功行封,确认萧何功为第一,自然有其道理。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中似乎心有不服。他在《萧相国世家》结尾的评论处写道:“淮阴、黥布等皆诛灭,而何之勋烂焉。”纵观《史记》就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个看热闹不嫌大的人,他希望人人抛头颅、洒热血,看不起懂得保护自己的人。司马迁知道自己的生命价值,对他人的生命时而显得冷漠。
刘邦是一个心胸狭隘、有怨必还、有仇必报的人。但是,刘邦又是一个讲究情谊、有恩必报的人。也就是说,刘邦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的人。我曾经讲过多次,“每一个人的优点都是靠他的缺点支撑的。当他把自己的缺点改掉时,他的优点也就不复存在。”正因为这样,也才有了“用人”一说。所谓的“用人”,不是指望对方改正缺点,而是用人一方要会扬长避短,从而达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当刘邦还是布衣平民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当刘邦担任地方最基层干部——亭长的时候,萧何也“常左右之”,经常给他帮助。当刘邦作为地方干部前往咸阳支持首都建设的时候,县吏们都奉送三个大钱,只有萧何送了五个大钱。这些,刘邦都深深地记在心中,并在日后给予回报。看刘邦,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
让我感慨的是萧何有关“房事”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萧何担心刘邦怀疑自己有更大的权力野心,就听从说客的意见,购买了大量的房屋和土地,以致有百姓拦路上书告状,指责萧何低价强行购买、指责他财产价值已经达到数千万之多。这种“腐化”,应该是应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种“腐化”,是一种个人生命的保全之策。尽管萧何为此被戴上刑具投入大牢,但最终却能活着出来。萧何的“腐败”与时下的一些腐败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件事情是萧何购置房屋土地一定选择贫穷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到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些房屋(因为地处环境的偏僻)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这看起来是在吝啬地守财,实际上是在精诚地守家,向后世子孙传授一种高压政治下生存的政治智慧。
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政治家,是无法保护他人的。历史和现实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印证了这一点。(2020年7月20日写于东京“乐丰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