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飞行员“酒驾”看日企危机公关

(2018-11-20 17:00:50)
标签:

酒驾

飞机

飞行员

企业危机公关

日企

分类: 日本天天“蒋”

——日本天天“蒋”【1120日(星期二)篇】

从飞行员“酒驾”看日企危机公关

要知道,日本是将喝酒之后骑自行车也归为“酒驾”的。这样的国家,却有飞行员因为酒后开飞机而被英国警方处理。原本许多日本人是将此当做一则与社会风格极度不相符的轶事来看待——没想到这样“俄罗斯风格”的新闻,日本人也会是主角。

日本时间1029日,日本航空的一位副机长本应驾驶飞机从伦敦飞往东京羽田,但在摆渡车上司机闻到他身上的酒味,遂通知警方处理。最后,警方的检测显示,日本副机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值超过英国法律规定的9倍。然而,在做血液检查之前副机长也做了吹气检测,并没有出现异常。这一场闹剧最后导致原本应由机长、副机长共3人同乘的航班,改为了2人操作,航班比原定起飞时间延迟了1小时9分。

那么,在副机长“喝醉了”的情况下导致航班延误,要如何向乘客们说明?根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自从20178月日本航空在国内航线导入了新型的酒精检测仪后,共检测出19起飞行员酒精反应超标的案件。其中,有12起因为调配飞行员需要一定时间而导致航班延误。

在这12起因飞行员酒驾而延误的事件里,日本航空向航班乘客们解释的是“乘务员身体状况不好”,并没有明说是因为飞行员被检查出酒精反应而延误的。

日本航空的内部规定是,在乘务工作开始前的12小时禁止饮酒,在乘务工作开始前必须接受吹气检查。过去,日航曾经发生过醉酒飞行员殴打警察的事件,为平息此事的恶劣影响,日航才引入了新型的酒精吹气检查机器,更严格地监控乘务人员是否遵守公司内部规定。

1年零3个月的时间里,发生12起航班因飞行员醉酒而延误的事件,在许多人看来这是有些许荒谬的。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螺旋式上升。如果没有引进新的机器,或许不会有人发现这19起“酒驾”的航班,人们要么是在浑然不知的心安理得中飞抵目的地,要么是在飞机事故中愤怒懊悔没有早做措施加强监督。比起这两种情况,引进新的酒精检测仪曝光19起险些酒驾的“丑闻”,其实是最好的企业危机公关以及风险管理。

近日,日本《朝日新闻》对国内25家航空公司调查,发现其中有8家航空公司并未规定飞行员在飞行前需做酒精浓度检查。其余的17家公司中,12家采用的都是精度低的简易型检查仪器。也就是说日本国内,只有5家航空公司采用的是相对高精度的酒精浓度检测仪,且规定了飞行员在开始乘务工作前需要测试酒精浓度。

人们也可以将飞行员都理想化的想象成遵纪守法的好人。但所有制度里最大的漏洞便是“人”,更何况是在不完善的制度当中。新型酒精检测仪在13个月能检查出19起“酒驾”,因此十分有理由推断,在使用旧型检测仪的时候,乘务人员也存在“酒驾”的情况。在1029日的事件中,机长与副机长相互检测,却没有指出“酒驾”的问题,就存在相互包庇之嫌疑。

目前,日本国土交通省计划在1120日召集相关专家,讨论参考外国的标准值将酒精检查义务化等问题。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最近国内的5星级酒店危机,最后有酒店发公告称口杯上的微生物数量为0,却没有任何说服力。危机会成为转机,并非公关手段有多高明,也不是财可通神一手遮天,而是在于企业做出的姿态和改正措施,要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出发点是“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