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都“待机儿童”减少也不能高兴过早

标签:
待机儿童保育园东京都日本社会优待政策 |
分类: 日本天天“蒋” |
——日本天天“蒋”【8月2日(星期四)篇】
7月30日,日本东京都发布消息称,都内“待机儿童”数量同比减少3172人,目前仅有5414人,为最近10年来首次降到6000人以下。其中,东京都杉并区等14个市、区、町、村的“待机儿童”数量已达到“零”的目标。分析机构称,这种进步得益于新保育院不断开设从而增加了学位数量。目前东京都内获得认可的保育院所有学位数量已经达到了26.6万,5年间增加了40%。此外,东京都政府还计划在2020年4月实现所有市区町村“待机儿童”数量为零。
所谓“待机儿童”,就是保育院不足,只能在家等待学位空出的儿童。这意味着父母中必须有一人(通常是母亲)要留在家中照看,等于绑架了一个现成劳动力。也因此,“待机儿童”问题往往和女性在社会中的活跃度、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密切相关。
不可否认,东京都14个市区町村实现“零待机儿童”的确是保育院问题得到解决的曙光,但摆在眼前的困境却仍旧深刻。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截至2018年4月,日本全国保育院数量有所上升,但仍有24个自治体内的204所保育院学位数量正在减少。这又是为什么?
保育院数量增加而减少学位数,要从保育士问题谈起。自从“踏破铁鞋”难寻保育院成为严峻问题,各个政府都采取了积极行动以确保当地的学位能增加。然而,全国保育士数量有限,且增长趋势也不乐观。一个地区的保育士增加,很可能意味着另外一个地区减少。截至2017年5月的调查显示,有118所保育院因为无法确保保育士而被迫减少学位。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日本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保育院数量不足,而是保育士的人数不足。在东京都提出2020年4月实现“零待机儿童”目标之时,周边的地方政府需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当地保育士会否流动到东京都,导致在保育院问题上又出现东京都“吸血”现象。
兵库县姬路市有54所保育院因为保育士数量短缺而减少学位,主要原因就是接壤的明石市推出了保育士优待政策,像磁铁一般将姬路市的保育士吸引过来——姬路市待机中的185名儿童里,116人都是因为保育士“弃暗投明”导致学位减少而无法进保育院。
奈良市有14所保育院自主减少学位,原因同样也是保育士数量不足。“奈良到大阪的通勤也不算麻烦,而大阪市的待遇比奈良更好,跳槽到大阪工作的保育士不在少数。原本只有64位‘待机儿童’,但因为保育士跳槽,待机儿童增加到了76人。”市政府负责人这样解释当下的困境。
不难想象,以东京都本身的魅力已经可以吸引保育士来到这里工作。在此之上,若东京都推出优待政策措施,恐怕“零待机儿童”并不难,只是周边城市要遭殃。说到底,增加保育士数量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