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为何首选中国开展“大米攻势”

(2018-01-22 15:28:49)
标签:

日本大米

大米外交

TPP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分类: 日本天天“蒋”

——日本天天“蒋”【122日(星期一)篇】

 

日本为何首选中国开展“大米攻势”

  最近,“大米”开始成为日本开展对华工作的关键词。除了日本政府借《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极力推动成立两国工作组,商讨中国放宽对日本大米的出口限制,日本农协等组织也正在与阿里集团等中国电商巨头合作,共同推动日本大米进入更多中国家庭。一时间,有人调侃称,日本正在对中国开展“大米攻势”。

  其实,从2017年开始,日本就拉开了促销大米的大幕。日本政府高调宣布,在机场、免税店、旅行社等相关场所,面向中国游客免费发放10万盒熟米饭。对于从天而降的“口福”,有人戏称,一向大笔购物的中国游客们终于等到了“日本送来的回扣大米”,也有人批评,日本经济泥普萨过河自身难保,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往外大送特送,实效几何,令人生疑。褒贬不一之中,日本“大米”却一路被炒成了舆论焦点。

  为了拉动经济,日本旅游业和零售业乘着外国游客爆棚的春风,纷纷下大力气赚外快。在此背景下,日本让大米成为“领衔主演”,绝非偶然。

  首先,扭转国内农业萎靡不振的状况,寻找对外突破口。日本虽为现代化工业国家,农业却一直被视为一大产业支柱。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高调打出“攻势农业”招牌,试图提升农业的战略地位。但是,日本农业并未改变其衰势。这主要源于国内消费市场不断缩小和国民消费力度日渐疲软。神户牛、越光大米等,树立了日本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但却掩盖不住同样需要关注的棘手课题——高价格。近年来,日本米在中国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和人气度,中国市场自然成为日本农业寻求外力以解决内部矛盾的关键之地。

  其次,推介食品安全。福岛核电站事故以来,日本食品的安全备受诟病,除了名誉受损,其优势农产品出口也受到实际限制,有些还形成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以大米为例,日本大米出口量目前以每年8万吨的速度减少,2015年对华大米出口量仅有570吨。此外,受核辐射和核污染风波影响,灾区食品安全隐患难以彻底撇清,包括食品在内的各种安全神话屡屡被打破,加之企业甚至有关政府部门等涉足数据造假丑闻,想让外界安然接受日本食品存在现实难度。给中国游客赠送米饭,与其说是热情友好的体现,不如说是赤裸裸的推销广告。

  最后,尝试改变农业保守化现状。美国特朗普上台后,TPP成为了烂摊子。但是,它又是一面镜子,日本农户对此极力阻挠和由此而生的官民对立现象,都折射出在这场“农产品走出去”的改革风潮背后,日本农业存在根深蒂固的保护主义情结。适应全球化是不可逆的趋势,为自身找些“正能量”,也是日本产业界对免费送白饭的另一种期待。

  日本政府开启“大米外交”模式,表面看是竭尽全力为大客户——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但从根本上却深刻反映了国内农业所面临难题的严峻性。至于有意选择中国消费者,则再次证明了中国对日本摆脱国内经济困境的特殊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