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旋风”即将席卷日本的交通

(2017-11-22 14:12:53)
标签:

滴滴

日本黑车

日本出租车

优步

日本打车

分类: 日本天天“蒋”

——日本天天“蒋”【1116日(星期四)篇】

 

“中国旋风”即将席卷日本的交通

  随着中国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走出了国门,逐渐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支付宝、微信等手机支付应用率先对日本发起了“进攻”,尽管最初只是为中国游客服务,但随着大型百货、连锁便利店的接入,手机支付在全日本开始逐渐普及。民宿、短租公寓平台途家网进入日本市场,获得了喜人的成绩。近日,中国的共享单车又成为日本媒体不断讨论的对象,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目前,又有一个来自中国的企业计划登陆日本,未见其人而闻其声,却已让日本业界为之颤抖。滴滴出行要来了,日本的交通将掀起一股“中国旋风”!

  世界最大网约车手机应用——中国的滴滴出行预计在明年春季登陆日本东京。滴滴出行在日本将和日本第一交通产业合作,第一批搭载应用程序的出租车约500辆,范围在东京内,方便用户出行。滴滴出行同时宣布,将来会和日本各地的出租车公司合作,规模扩展至全国,出租车的数量也会增加到四位数。

  这个消息一经曝出,便让整个日本出租车行业喜忧参半。“喜”在于,规范的公司管理可以整顿日本现有的租车市场。在日本,利用私家车提供有偿的接送服务是非法运营行为,原则上是被禁止的。然而,“黑车”(日语叫“白色出租”)却屡禁不止,非法运营的“黑车”多通过手机和客户联系,在路口迅速上下车完成交易,确实比普通出租车方便快捷,但警察也无从下手。当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合法规范的滴滴出行进入日本市场后,相信会给这些“黑车”致命一击。“忧”则在于,这又是来自中国的企业,来自中国的智慧和方案冲击着日本的民族自尊心。

  在日本,最普遍的打车方式还是站在路边招手,或是繁华的街区会设置专门出租车上下通道。如果需要提前预约出租车,则要通过电话的方式“挨家挨户”地询问出租车公司,毕竟“预约已满”、“无法派车”是常见的答复。网页预约专门的机场接送则需要注册会员、在线填写大量的资料和申请,大多数人不愿泄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而放弃。

  如何解决打车难的问题?日本一向自诩为服务业大国,在这个问题上也努力过。近年来,智能手机普及,O2O模式发展,日本的手机应用开发商也关注到这个问题。目前,日本的“全国出租车”是该领域比较权威的日本国产手机应用程序,但鸡肋的用户体验使之未能形成独霸一方的实力。美国的优步(Uber)也进入了日本市场,但受到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地方保护政策的制约、日本出租车行业的抵制,也未能施展开拳脚。如果滴滴出行进入日本市场,那么在该领域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众所周知的是,滴滴出行已经收购了优步中国区的业务,这次要在日本市场再次交手,是合纵还是连横尚未知晓。这让日本的国产手机应用程序更加担忧,一旦二者联合,行情恐怕会雪上加霜。在中国市场击败优步的滴滴出行,登陆日本自然会让日本感到“忧”的威胁。毕竟,日本国产应用可是多亏了政策保护才能和优步在日本市场“势均力敌”啊!

  发现打车难的问题的不是优势,而通过“互联网+”实现O2O服务,不拘泥于现有公司制定的框架,因地制宜地开发如“抢单”、“加价”等全新功能,充分满足交易双方的多样性需求,形成高效的运营方案,这种发现问题和改进服务的中国智慧、解决问题和迎合市场的中国方案才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在互联网时代,曾经傲视群雄的日本企业慢了一步,甚至固守自封、不愿改变。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通过新兴服务模式掀起了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经济实力一跃升为世界第二。而现在的部分日本人,面对“无现金”社会,认为还是纸钞更安全;面对共享的时代,讽刺买不起的问题……他们抛弃了曾让自己走在世界前沿创新精神,互联网时代,日本企业无动于衷,中国企业后发先至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然而,从中国走出去、进入日本市场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日本交通的这股“中国旋风”能否真正改变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日本是否会给中国企业也设置政策上的制约,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和多方的努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