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为何突然举起对俄制裁大棒?

(2014-08-08 14:46:23)
标签:

俄罗斯

制裁

大国责任感

时政

分类: 日本天天“蒋”

——日本天天“蒋”(8月8日篇)

日本为何突然举起对俄制裁大棒?

最近,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暧昧的日本突然做出选择,坚定站在了欧美一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将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措施包括冻结克里米亚及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个人及团体在日资产,限制进口克里米亚地区产品。同欧洲保持一致,停止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对俄罗斯新开公司的融资。安倍政府选在此时深度介入乌克兰局势、对俄举起制裁大棒,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

刻意显示强硬姿态,试图震慑国内反对声音。安倍晋三第二次上台执政以来,先是营造国内经济恢复的景象,然后开始展开“地球仪外交”,处处显示自己的“有为”。然而,中韩的反击,让安倍政府的很多努力都化成泡影。

7月初日本做出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定后,安倍政府在国内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就在7月13日,自民党和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在滋贺县知事选举中败北,外界视此为“解禁后遗症”。可以预见,10月的福岛县知事和11月的冲绳县知事选举,对自民党来说也不再轻松。唯今之计,只有以“硬气”对抗“疲软”,所以安倍政府对俄制裁实际上有显示执政能力,“攘外以安内”的意思。

配合美国对俄制裁,是色厉内荏式的谄媚。日本想向美国直接表明,欧洲都不敢做的事情,日本做到了。看似高姿态,实则是充当马前卒。乌克兰问题出现以来,美国和欧洲对俄制裁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近期马航客机在乌克兰冲突地区坠落,才重新让事件升级。美国措辞严厉地敦促欧盟尽快对俄实施制裁,而欧盟方面却不愿“上别人的菜,割自己的肉”,因此一直在犹豫。此时,日本力挺美国,果断出手制裁,可以率先抢占“铁杆盟友”地位。2013年的相关数据显示,俄日双边贸易额为332亿美元,日本是俄第七大贸易伙伴。日本割一块不算太大的肉,却可以暂时满足美国“秃鹰”的胃口。

显示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试图为“入常”寻找另一条道路。日本的“入常”之路颇为坎坷,自上世纪60年代经济腾飞开始,日本就希望从“经济大国”转型成“政治大国”。不料长路漫漫,日本上下求索而不得。经历了积极缴纳联合国会费、积极拉拢地区小国、积极同其他“申常”国家合作的“三个积极”后,日本仍然无法得偿所愿。因此,日本需要寻找新的契机和方法。而在国际性、地区性热点问题上频频表态,显示外交能力,也是为了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赢得某些国家对日本的赞誉和认可。

但安倍政府急于展示姿态,却丝毫没有考虑事件升级带来的后果。这样的“大国责任感”,只会令周边国家不安。早已得罪中韩两国的日本,再次向邻国俄罗斯叫板,恐怕是在运用远交近攻之计。但是,不知日本是否想过,不论是远交还是近攻,都需要靠实力说话,否则就会成为一场惹人发笑的“猴把戏”。■

日本为何突然举起对俄制裁大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