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国家株式会社”思维难引海外人才

(2014-03-13 08:39:20)
标签:

杂谈

——日本天天“蒋”(3月12日篇)

日本“国家株式会社”思维难引海外人才

向来以“单一民族”著称的日本近日发布新政策,积极引进海外人才。3月11日,日本内阁决议通过了《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案,为积极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创造了新的法律环境。新法案将高技术人才获得在日永久居住权的时间缩短至3年,对象包括研究技术人员以及跨国企业经营者和大学教授。当事人只要学历、年薪满足一定条件即可,配偶及父母等也可赴日工作。

有乐观分析认为,这项规定一出,必将迎来“人才潮”涌入日本。但仔细想来,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今“日”已非昔“日”。不可否认,现在的日本仍然颇具吸引力,但周边国家经济的急速发展,已在客观上降低了日本的“魅力”。“日本欢迎你”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少子化加高龄化日益严重,劳动力无法“自给自足”。截止2013年,日本儿童数量及比例已经连续32年减少,而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高达24.1%。“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导致日本青壮年劳动力奇缺。如果不引进外国劳动力,很可能日本“休矣”。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就已经开始积极引进海外劳动力。外国“研修生”、“实习生”等早已登陆日本。可惜,日本却把这些外国劳动力当成“廉价黑工”,待遇极差。如今,这次政策放宽的对象也是高端人才,难以波及普通劳动力。恐怕日本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是难以直接通过这一“开门”得到解决的。

其次,“地球村”里日本人已经难以“独善其身”。日本根深蒂固的认为保持纯粹的“单一民族”是日本成功的“宝典”。“锁国心态”使得日本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近150年,依然“壁垒”重重。“只出不进”是日本的典型特征。日本的产品充斥世界市场,日本市场的外国产品却不多。全球化在“精神上”和日本格格不入。有人认为这是语言障碍或者缺乏交流造成。实际上却是“优越感”作祟。从“脱亚入欧”开始,日本一直有一种达尔文主义倾向,即强者为王,对于不如自己的国家,不屑于学习和了解。而世界经济发展至今,早已超出一国范围。日本在近些年来对这一问题也有所反思,因此才适时推出了吸引人才战略。步子如果不再迈大一些,日本恐将因“全球化”而“边缘化”。

再次,“国家株式会社”思维指导,培养“亲日派”。日本大企业几乎就是日本社会的缩影。可以说,日本整个国家就是一个精密运转的庞大“株式会社”。而株式会社思维也影响着日本的思维。新人培训是日本企业的一大特色。凡是新进社员,必然要被“洗脑”成为一个完全彻底的“社会人”。抱着这种思维的日本,希望积极引进海外人才“为我所用”,成为日本“国家株式会社”的资本。日本甚至企盼这些人才的祖国、家人亲戚朋友也因为该人在日本工作而对日本产生好感,从而成为“亲日派”。他们认为到日本的人才越多,“亲日派”力量就越大,日本在外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就能得到提升。海外日企也贯彻这一想法,试图将员工“日化”,用日式经营理念提升日本文化“软实力”。然而,“国家株式会社”日本过于“自负”了,认为到过日本的人才就必然会成为“亲日派”,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