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大学毕业生学力低下警示中国

(2014-02-28 11:16:35)
标签:

资源

尽可能

大学生

所在

知名企业

分类: 日本天天“蒋”

——日本天天“蒋”(2月28日篇)

日本大学毕业生学力低下警示中国

近日,《日本经济新闻》的一则报道让人有些啼笑皆非。报道称,为了提高理科本科毕业生的基础能力,日本各大制造业企业通过不同方式为员工“补课”。2014年初,日本精工在企业内部设立与研究生院同等水平的教育机关,为员工提供学习高精尖技术的机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是企业的责任与需求所在,可是该企业早在2008年便设有一所4年制的教育机关,课程内容主要为基础工学等,供“入学”的员工重温大学阶段的物理学等基础知识。如果说精工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是为员工提供获取新知的途径,那么日立建机开设专门的考试则略显尴尬。报道称,自2011年起,日立建机对技术类员工进行基础培训,课程内容都是高中水平的物理、数学等基础科目,然后定期进行考试,不达标的员工需要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完成学习。

报道中还提到松下等知名企业,采取的方式除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外,还有为员工举办讲座、制定学习计划等多种形式。一方面,如上文所述,为员工提供开拓视野、启发思维的途径本是好事一桩,而另一方面,日本制造业企业接连的举动也反映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日本大学毕业生,特别是理工科毕业生学力低下。

其实,日本大学毕业生学力低下的话题是老生常谈。然而,当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迈进的时候,更有必要时时反思,尽可能规避发达国家所遇到的问题。拿日本来说,制造业是最需要员工“实战力”的行业,毕业生学力低下、能力不足的问题当然最先在这一行业中显现。正儿八经的本科毕业生入职后被迫“回炉重造”,甚至接受高中水平的学力测验,恐怕实力再雄厚的企业做出此举也绝非本意。反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非有三:

首先,1991年以后,日本4年制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仅用一年时间,其数量便达到1990年的1.5倍。日本大学历来给人的印象是“严进宽出”,由于高校之间对生源的竞争不可避免,降低入学门槛成为招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包括各种形式的推荐入试、自主入试等。这种“滥”学,势必影响质量。

其次,反过来想,入学考试的难易程度实际上由年满18岁的人口来决定。纵观二战后的日本,18岁以上人口最多的年份是1966年(昭和41年),即第一次出生高峰期后,大学报名者约50万人,最终录取40万人,这意味着各大学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约有10万人不得不被淘汰。然而,随着日本少子化问题不断加深,18岁人口的数量愈来愈难以满足高校的生源需求,最终结果只能是降低考试难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日本企业招聘仍然以学历为重,这也造成了不少考生以升入名校为唯一目标,忽视了入学后对自身能力的提高。

据统计,中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0%,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在此姑且对中国大学扩招不做评论,当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抱怨“就业难”的时候,应当思考如何引导企业,引导大学生,避免低学力毕业生进入企业造成资源的额外耗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