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四姨太命定不寻常要进学堂

标签:
段时身份家庭劲儿本色 |
——签约书籍《民国军阀的妻妾生活》之廿二
雨润万物为澍,日出东方称旸。许澍旸,作为一名乡下铁匠的女儿,却背负着如此大气磅礴的名字,仿佛注定她该有着不同寻常的命运。
这日清晨,在辽西新民县的一个穷村里,18岁的许澍旸,按照平常习惯,到村里的水井旁打水。在她的身后,一列骑兵队伍正哒哒哒地奔来,带队的那个人,是新民府五营管带,31岁的张作霖。命运的齿轮,就是这样不差分秒的前进着、契合着。
马上的张作霖,看到晨光里有一个朦胧的背影。近了,更近了,那是一个大辫子姑娘,肩上横着条扁担,压得她不得不挺起了前胸,绷直了后背。她那臀胯前后一动,两个水桶便是左右一颤,在太阳光勾勒出的轮廓下,焉得不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怦然心动的张作霖,故意绕马到姑娘身前,想一窥芳容。他看到的,是一张并无十分容貌的脸庞。那脸庞上,还挂着朝露一般的汗珠,朝霞一样的红晕。没说一句话,张作霖只是默默地目送着姑娘进了院子。
命运,把该来的送来了。不久,村里的私塾先生就奉命到许澍旸家提亲。原来那天马上的人,相中了这姑娘,要娶她做四房。
少小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的许澍旸动摇了。虽说是姨太太,但也算有个敦实的依靠,至少,母亲再也不用给别人缝补浆洗的过日子了,而自己的一生,也很可能从此迥然不同。
张作霖和许多梦想着金碧辉煌、衣锦还乡的宏伟男儿一样,多情,却不专情。他在把许澍旸迎进张府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那个女人叫戴宪玉,真正的明珠之貌,碎玉之声。张作霖三房四房一起纳的消息,热闹了整个奉天城。
因为戴宪玉的到来,许澍旸没能享受几日新妇的专宠。在张作霖看来,换上华服,盘起头发的她,似乎失去了那天的动人风韵。那个有晨光做相框,如朝露一般,朝霞一样的人影啊,只永久定格在张作霖的心里,而不复出现于他的眼前。这是谁之错?
命运,是自己争取的。许澍旸在一度失落后,萌生了新的念头。她看到,城里的女子如今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进学堂了。那蓝布衣,黑长裙,清水般的目光,就是她许澍旸原本该有的青春啊。从前没钱,不能读书,现在有钱有依靠了,她也想为自己争取一把。
草莽出身的张作霖,万没想到自己的小姨太太还想紧跟社会新风,做什么文明女学生,因此完全不加理会。但许澍旸一提再提,一求再求,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
加上有一向沉稳的二夫人求情,张作霖最终是勉强答应。就这样,帅府的四夫人,成了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一名女学生。该校是由奉天将军赵尔巽训令创办的,新校舍就在大东门里,因此张大帅姨太太来上学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了整个奉天城。
许澍旸很是珍惜、享受这求来的机会,也高兴自己能摆脱帅府那出门有人抬,进门有人侍的死水一般的日子。她朴素而向上的气质,日渐扭转了老师和学生们看小姨太太做戏的偏见。
毕竟是帅府四夫人,这显赫而又尴尬的身份,让“姨太太•女学生”许澍旸的名字传遍了奉天城,蜚短流长,如影随形。那些该死的混账话,天长地久地也传入了张作霖的耳中。
张作霖很不受用,也不顾许澍旸的哭闹,硬是下令让其退学回家,安分守己。出入了一段时间学堂的许澍旸,倒真有了些新鲜的文明女学生气质,这让张作霖似乎又找到了那日的感觉,那个走在晨光里,清新的姑娘。此后的那些日子,许澍旸再次复宠。这股新鲜劲儿,一直维持到张作霖找了个真正的女学生。
尽管命运,让许澍旸从穷乡进了帅府,但她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对儿女的教育上,她始终贯彻着这种精神。废止家庭私塾,让儿女进正规学堂读书,就是她向张作霖提出的。儿子和女儿进学堂,她也下令不要保姆和卫兵同行,去除绮襦纨袴,改穿灰布蓝衣。
有一次,张学思在学校欺负同学,同学向老师告状。老师命令张学思不可以借帅府之威搞特殊,必须道歉。旋即,校方就接到了帅府里打来的电话,原来是听到小人“通风报信”的许澍旸,担心老师难做,专门鼓励老师“严格要求,不必姑息”的。
张大帅的生日,简直就是奉天城的节日,每年都要张灯结彩,搭台唱戏的足足庆贺三天。而其大儿子——风流少帅张学良,又是那么的爱出风头爱玩花样。在他的带领下,张学思也想耍一把,跟大哥哥一样出钱点戏,让戏班见识见识小爷的风范,结果在跟母亲许澍旸伸手要钱时,却劈头盖脸地挨了一顿胖揍。“张家是你大哥和二哥的,你不要忘了姥爷家的苦,当年要是能有这点戏的钱,你姥爷就不会病死了。”
命运,总是如此地出其不意。在许澍旸担心子女日渐染上奢靡恶习,成为纨袴膏粱之际,皇姑屯的一声巨响,结束了帅府里如日中天的时光。她和四个孩子,竟成了孤儿寡母,不得不搬到天津睦南道,去过那细水长流的日子。
坚守本色、节约惜福的许澍旸,对儿女的教育在日后都奏了功效。张学曾进了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张学思做了解放军海军参谋长,张怀瞳被许婚给赵尔巽之子赵天赐,相濡以沫成为佳话,张怀曦则陪伴母亲大陆、美国地漂泊,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光景。
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许澍旸在儿媳的陪伴下,回大帅府故地重游。1907年,她看过这院子里飘扬着的五彩旗;1929年,她看过这院子里新换上的青天白日旗;如今,她又看到这院子里升起了五星红旗。命运,给她钦定了破碎的爱情;命运,让她见证了凄艳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