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行者 禅心清平

标签:
微博禅文学校园 |
——对话中国大陆作家林清平
坦率地说,我和中国大陆作家林清平从未谋面,熟悉他是从新浪微博开始的。林清平在微博上称自己为“行者”,他发布的微博,文字充溢着浓浓的禅意,宁静而雅致,在整体浮躁而喧嚣的微博江湖,这样清澈安谧的文字无意中吸引了我。于是,我和他很自然地成了微博好友,相互关注,偶尔地互动交流,言语虽然不多,但我对他的印象却越来越深刻。
大约在一年前,林清平的微博被东方出版社结集出版,他的这部名为《禅思微箴言》的著作成为中国第一部“微博箴言录”,一经面世便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一次出差,我在上海虹桥机场书店偶然看到林清平的这本书,便顺手买了一本。飞机上我随手翻阅,没想到竟一下子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飞机落地时,这本《禅思微箴言》我已阅读了大半。因为林清平的这本书,我享受了一次不可多得的禅悦旅程。从此以后,我与林清平在微博上的互动多了起来,彼此更加熟悉。
时隔一年之后,《禅思微箴言》的姊妹集《禅眼看尘世》又和世人见面。值此《禅眼看尘世》在中国全面上市的当口,我和林清平进行了一次禅快对话——
笔者:您的新书《禅眼看尘世》想告诉读者什么?和《禅眼看尘世》相比,这本书有什么不一样?
林清平:《禅眼看尘世》从禅的视角,思考和关照当下人生和社会问题,通过对千姿百态社会生活的生动挖掘和记录,以及对各种社会问题和人生命题的思考与剖析,深刻揭示了人生真谛和生命真相。我想在这本书中告诉读者的是,人只有通过心灵的自我教育,才能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和人生智慧,最终达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心灵与心灵的和谐。
《禅眼看尘世》和《禅思微箴言》都是我的微博集,两本书内容上一脉相承,思想上融会贯通,但《禅眼看尘世》观点更成熟,语言更精练,禅意更深邃!如果说《禅思微箴言》是微博箴言录,那么,《禅眼看尘世》似乎就可以被看成中国智慧书。
笔者:您为什么要将自己看成行者?行者在您的世界里到底代表了什么?
林清平:我的新浪微博昵称是@行者林清平,博友们喜欢叫我行者,我也乐于将自己看成行者。我之所以要将自己看成行者,一则与我的职业有关,作为一名记者,我每天行走在路上,是个实实在在的行者;二则我是个注重内心修炼的人,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种修行,这和佛家所说的‘行者’有相似之处。第三,我是个喜欢在思想中行走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我思想的脚步总是很难停歇,从这个角度说,我是个思想的行者。行者二字在我的世界里代表的是,自我教育的坚持,智慧禅悦的修炼。
笔者:我们能否分享一下您的个人成长史及心得?
林清平:我是一个人生经历曲折的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我,当年以1分之差高考落榜,与大学的殿堂擦肩而过,之后的几十年间,我一直在社会这所大学课堂里滚爬摸打。年轻时代,我当过种田的农民,做过乡村中学代课教师,生活最窘迫时,我流过浪,甚至在建筑工地做过小工,在街头巷尾摆过地摊。壮年之后,我开过自己的布店,当过电视台栏目记者,到文联编过文学杂志,人过中年又进一家报社做了新闻民工。
我是一个被文学梦加害又成就的人。自幼浸染于桐城派文化的氛围之中,因受同村的民国老报人王赤生和黄埔旧军人黄大祥两位先生影响,我笃信文能治国,武能兴邦乃是一个男人的使命,一直胸怀作家梦和军人梦。初一开始习诗,并每每将自己新写的诗歌附在语文作业之后,老师在批改完我的作业后也偶尔和诗。初中毕业欲随叔父从军,一则父亲不愿意,二则眼睛不好,因此作罢,并从此一直未圆军人梦。
因为文学梦,我从高考的战场上铩羽而归;因为文学梦,我放弃了后来一切进入体制内的努力;为了文学梦,我半生困顿被生活欺负。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梦实际上是加害我的真凶。
但还是因为文学梦,我从未在生活的绝望中放弃人生的梦想;还是因为文学梦,我经历了较一般人不同的生活,我扮演了更多的社会角色,我看到了更多的世相侧面。还是因为文学梦,我从未停止过对人生和社会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曲折的人生经历教会我对生命和人生的理解,赋予我不断提升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梦又成就了我。
不间断的观察思考让我深深领悟: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是实现自我教育的能力;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心灵的力量。在我看来,形形色色的世相都是人类心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呈现什么样的世相。心灵的力量无关外在的赋予,而在于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能力越大,心灵的力量也随之增强。
自我教育的实现外力虽然难以赋予,却与外界的环境密切相关。譬如我个人的自我教育实现,除了自身性格的原因之外,与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关。我出生在一个叫茅草岗的小村庄,自幼受桐城派文化濡染,对儒家文化中讲究的修身情有独钟;我在池州生活多年,被九华山佛教文化浸润,一直渴望实现心灵和谐。我又是一个道家文化的钟情者,极其向往天人合一的自在境界。
【作者简介】
林清平,1963年出生于安徽枞阳。作家,文化名人,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专家成员,安徽十大影响力名人微博博主,现任安徽省池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浪迹萍踪》、《行走的泥土》,纪实作品《你是主角》、《池州人在上海》。最新著作《禅思微箴言》为国内首部微博箴言录,被誉为“当代菜根谭”;《禅眼看尘世》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智慧之书,一本净化灵魂的自我教育之书。他的微博昵称叫“行者林清平”,其独创的微随笔被评论界看成微博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文体,林清平也被称为微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附:公众人物评价——
吴稼祥(著名学者):本书不能被视为心灵鸡汤,它是菜根谭式的禅语。禅语箴言,是冥思、诗情和体悟的结晶体,犹如钻石,体小质精。作者是新浪微博达人,皖省十大名博之一,微博是浮华世界中最浮躁部分,而能如此超脱纷扰,思深虑远,让人敬佩。我拜读了其中部分章节,数次拍案,其中“和不对的人,永远不要说对的话”一句,可为我的座右铭。
鲍尔吉•原野(著名作家):林清平的《禅眼看尘世》文字简洁、唯美、生动而富穿透力,更为可贵的是,读者在享受这些文字的同时,会被文字背后的生命洞见所吸引,于潜移默化中获得一种灵魂的愉悦和人生的开阔。
端木清言(资深媒体人):云散花满径,风流江山青。当代禅意小品,我只看两个人的——台湾林清玄、大陆林清平。
范光陵(世界文化总会主席,中华文化协会会长):清平兄文化深入,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是集文化思想,热心慈善于一身的东方智者。我曾经一次就买了他亲自签名的《禅思微箴言》十本送好友及青少儿,未读此书乃人生一憾也!清平兄的《禅眼看尘世》,禅意更加浓郁,思想更加深邃,我请大家不要错过这本书。
林炳生(永和食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读清平兄短小精悍的美文,既获心灵享受,又得生命启迪。清平的文字禅充满正能量,一经接触就很难放下,因为它能够带给人精神上的宁静和绿荫。清平兄的《禅眼看尘世》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无华丽辞藻,无冗余修饰,百字之长,传达万千生活哲学,时刻散发出源源不绝的社会正能量。强烈推荐给广大读者用心感受!
刘庆东(凤凰卫视国际经营副总裁、《时事辩论会》主持人):人都有思想,机缘恰好的话,都会产生思想火花。有的人,火花闪一下就没了,比如我。有的人思想火花一闪,就记下来,就写到微博里。多了,就集中起来出一本书。清平兄的《禅思微箴言》是也。现在又出了续集。火花集中起来就像一盏灯,能照亮一片黑暗了。
蒋丰(《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禅,与芸芸众生的尘世并存,因此可以用“禅眼”来看。禅,又能够超然于悠悠岁月悠悠情的红尘之外,因此可以用“禅思”来想。一个人,当你真正能够置于内观于外的时候,或许就离“禅境”近了一些。清平兄不仅用“禅思”想、“禅眼”看,还用一支“禅笔”来写。于是,有了眼前值得阅读的这本书籍。
倪方六(《读天下》杂志社副社长兼执行总编):《禅眼看尘世》从禅的视角,思考和关照当下人生和社会问题,通过对千姿百态社会生活的生动挖掘和记录,通过对各种社会问题和人生命题的思考和剖析,深刻揭示了人生真谛和生命真相。这是一本传播正能量的书,它能带给你一种生活和人生智慧。
谢东娜(国际名模):林清平老师的《禅眼看尘世》内容精选于他的微语录!他的微语录很犀利,主要关注当今人生和社会问题,深刻揭示了人生真谛,我很喜欢看!这是一本正能量的书,它能带给你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启迪。
延参法师(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这世间水流花开,一切都是现成的风景,每个时刻都是进行时,每个时刻都是定格的故事,活一回岁月,活的就是这份思索中的放过和当下。林清平的《禅眼看尘世》向世人传递出这样一种智慧。
赵普(央视主持人):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不缺少迎合谄媚,但缺少孑然理性。林清平先生的思考如老僧坐定,又如幼齿萌牙,生命的破勘与灵魂的洞见字里行间;发现的惊喜与参透的悲欣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