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日本天天“蒋” |
——日本天天“蒋”(12月3日篇)
人间十月秋意浓,山寺枫叶始染红。日前,我去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的故乡——山口县采访时,特意到位于下关市的功山寺看了看。说起来还是在年轻的读书时代,我从书本上得知日本明治维新前有一位“狂生”名叫高杉晋作,他的中国之行里深受刺激,回国后就组织“奇兵队”,从功山寺出发开始造反啦!
尚未进入功山寺的山门,我就看见宣传橱架里张贴的告示,里面不但有预定的法事活动时间安排,更有一句撼人心灵话语——“父亲如果是山,母亲就是海”。我情不自禁地感慨:我们每个人都曾在宽阔大海的怀抱里依偎,得到巍巍高山的庇护。问题是,日本的寺院为什么能够如此贴近、抓住人间的普通生活呢?
转身来到功山寺山门前,那嵌刻着“不许荤酒入山门”的石碑、那书写着“第十九番中国观音灵场”的挂牌,还有那雕记着“海右第一峰”的横匾,都可以让你无尽地去遐想,去联想,去畅想……同源同文的中日文化,结出的果实却是不同的。在我看来,一部日本的近代史,就是日本用中国文化的精髓打败中国的历史!
站在功山寺庭院里,我想起了公元1862年(清同治元年,日本文久二年)那场“千里风涛东海航”的壮景。日本三桅帆船“千岁丸”悬挂着荷兰蓝色旗、英国米字旗、日本太阳旗从长崎启程了。船上有日本江户幕府访清使团的8位幕吏,还有通过行贿获得上船机会的下级武士高杉晋作。当时,他正在身患麻疹呢。
直到我大清年间,日本都还把中国作为一个“老大国”崇奉。但是,1840年那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船坚炮利,打败中国,最为震惊的则是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微身岂与西夷死,一片胆心净似霜。忽听炮声起回首,天皇所在是东方。”这就是高杉晋作笔下流露出来的日本忧虑,也是日本转折的新起点。
走在上海街头沿岸,高杉晋作看到大清“津港里面外国商船穿梭竞逐,市街上外国商馆鳞次栉比”,内心激荡不安。他在《游清五录》里面一字一字地写下:“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 当他寻访书店,想买一本被日本有志青年奉为“圣经”的《海国图志》时,发现已经绝版了。
调整情绪,我拾阶而上,又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眼前的唐式建筑佛殿便是日本最古老的禅宗寺庙样式,并且是日本指定国宝级建筑。功山寺内的向导在得知我是中国记者后,指着佛殿内的本尊千手观音菩萨像说:“这里,本是不允许照相的。现在,我闭上眼睛,你随便照吧。”此刻,我心中涌起感动。
这位日本向导热心地为我讲述着功山寺的历史,感慨地说:“这些历史都是从中国传来的啊!”临行前,他握着我的手说,“看看,现在中国游客都不来了。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呢?那几个小岛的问题是一定会解决的,不应该让总影响着日中关系。今天,我们在寺院里面不吵架,日中两国一定要世代友好下去啊”!
接下来,他又带我进入主殿,向我引荐功山寺住持、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有福孝岳。寺院住持兼任大学教授,成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僧”,这也算是日本特色之一了。在这里,我还看到两张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于2006年8月4日来此寺院参拜时的照片,由此再次意识到,这里并不是清静的佛家胜地!
再向里走,一间书室中悬“莫妄想”三字,敛人心神。住持在旁边缓缓开口道:1281年,忽必烈率元军攻打日本,日本镰仓幕府第八代将军北条时宗为迎战还是避战苦恼不已犹豫不决。这位将军一向信仰禅宗,遂向东渡日本的南宋高僧无学祖元求法。无学祖元只提示了三个字:“莫妄想”!人生,何不如此!
这间书室便是下关市著名文化财产之一—— “七卿潜居间”。1863年,7名尊皇攘夷派公卿在朝廷政变中失利,从京都黯然流放,其中5名便隐身于这功山寺中,等待风云再起。翌年12月的那个雪夜,天地静寂,时机已成,一直蓄势待发的高杉晋作率领八十义士组成“骑兵队”,在功山寺内举兵反叛啦!
从历史追思中悠悠醒转,我挥手告别了佛殿。功山寺境内,斜阳正浓,映着那与古寺同等年龄的大槙树,枝叶片片皆红。我抚着它那需两人合抱的粗壮树干,轻轻地问:都说你那年轮一圈一圈仿佛唱片,什么时候,你能把自己录下的故事一一放给我听?先生我拂袖归去来,将军他战马今何在?历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