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行“孝心旅游”启示中国

标签:
旅游山田日本孝心大地震 |
分类: 日本天天“蒋” |
——日本天天“蒋”(8月25日篇)
刚刚过去的日本盂兰盆节,32岁的旅游爱好者山田携父母去了京都、大阪等地,旅行归来后,山田在博客里这样写道:“这次愉快的行程令人难忘。小时候,父母牵着我们的手外出旅游,而今,长大成人的我们也要带着父母周游四方。”山田的做法并非个例,他的同学、同事、朋友们,在假期来临时几乎都会选择与父母外出旅行的方式来度过。可以说,这样的一幕幕场景,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本社会。
最近,为了更好地了解“3•11大地震”发生后的一年间,人们的旅行目的地以及同行人员选择等情况,日本旅行杂志《Jalan》在互联网上面向20~79岁的网民,开展了一项名为“Jalan住宿旅行调查”的活动,调查发现携带父母的“孝心旅行”所占比例连续6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34岁的女性携父母一同出行的比例最高。“3•11大地震”发生后,旅游者人数一度出现大幅下滑,之后又慢慢恢复。2011年10月以来,连续每个月都超过上一年度同期水平,2012年3月更是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1.1%。
深入探寻便不难发现,日本“孝心旅游”如此走红,其实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和现实原因。
日本和中国同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重视孝道正是儒家代表人物大力提倡的。中国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典故,在日本,每逢母亲节、父亲节,幼儿园老师会教给孩子们为父母制作手工礼物。日本人一年用于孝敬父母的花费平均约14万日元,主要是为父母买礼物、一起吃饭和回乡探望。
上述调查中,20~34岁的女性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暂时没有“人到中年”时需要面对的沉重的家庭负担,而她们的父母多处于五六十岁的年纪,身体状况尚可,这些因素俱使得“孝心旅游”成为可能。除此之外,“3•11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核电站事故,是历史罕见的大灾难。这样的大灾难促使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重新思考家庭的意义,认识到亲情的可贵,而外出旅游正是增进亲情的绝好机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自2011年10月以来,“孝心旅游”连续每个月都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眼下,“观光立国”承担着振兴日本经济的重任。“孝心旅游”比例连续6年上升,对日本的启示意义在于:相比注重培训、改进服务这样的细节和长期工作,最新出现并呈现增长势头的旅游趋势更具有方向性、更需要把握,只有抓住其中的商机,贴近游客需求推出适当的旅游产品,才能促使旅游业兴旺发展,真正实现“观光立国”。
论及游客,日本不能不考虑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在地理位置上,中国是日本的近邻,中国游客在赴日各国游客人数中始终处于前列,而且中国自古就有孝敬父母的传统,可以想象,如果面向中国推广赴日“孝心旅游”,定会商机无限。具体说来,就是将游览日本和关爱父母的举措结合,例如采用日本先进的医疗技术,针对赴日中国游客推出体检项目,开发日本的食谱,推广健康饮食。
对于旅行者来说,旅游是一个开眼看世界、增长见识、增进感情的过程,对于游览地及其所在国而言,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这样的双赢局面,是“孝心旅游”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