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为中日之间的一座“大桥”

标签:
全日空大桥洋治经企高端访谈杂谈 |
分类: 日本高端访谈 |
——访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会长大桥洋治
“我叫大桥,就是要成为一衣带水的日中两国之间的一座大桥。”2月1日下午,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72岁的大桥洋治会长充满激情地这样说。
1940年,大桥洋治出生在中国东北。上世纪60年代,大桥洋治在日本庆应大学读书时,毕业论文的题目就是“日中贸易论”。进入全日空以后,大桥洋治追随被称为中日友好关系掘井人的冈崎嘉平太先生,为全日空与中国各地的通航,做出了贡献。2月1日下午,刚刚从国外归来的大桥洋治,接受了《日本新华侨报》的专访。
下面是访谈摘要。
一、中国也是我的故乡
《日本新华侨报》:据我了解,您是在中国东北出生的,幼年和少年时代也是在中国度过的。您的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也是《日中贸易论》。此后,您作为企业家走上了成功之路,并成为中国大连和佳木斯的荣誉市民。对您的人生而言,中国意味着什么?
大桥洋治:对,我是1940年在中国东北佳木斯出生的。在佳木斯居住了5年。返回日本的途中,在哈尔滨也生活了一年。后来,我和母亲从葫芦岛返回日本。对我来说,中国,首先意味着是我出生的故乡。一个人对故乡的眷恋感,恐怕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上大学时,我把日中贸易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是因为当年我父亲在中国的时候,从事的工作就是日中贸易。不过,那个时候选择这样题目的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日本国内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但是,我坚信日中两国未来一定会有大规模贸易的,就在许多前辈、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这篇论文。
1964年,我开始进入全日空。当时的全日空还是个“破破烂烂”的公司,一年的收入连100亿日元都不到。当时,日航公司是国有企业,拥有很大的优势。而上个世纪70年代,中日恢复了邦交,后来又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在这种大背景下,全日空为促进日中关系的发展做了许多事情。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1972年8月,全日空作为日本战后第一次前往中国的飞机,承包了日本羽田至中国上海的上海歌舞团包机航班。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的随行记者团也是乘坐的全日空包机。那个时候,中日之间的许多包机航班,都是由全日空来完成的。因此,对于我来说,中国,还意味着全日空的发展。
二、把亚洲市场放在第一位
《日本新华侨报》:1987年4月,全日空开通中日定期航线,到今年已经整整25周年了。在您任社长期间,全日空提出了“亚洲第一”的经营目标。去年6月19日,全日空又开通了日本成田机场至中国成都的第一条飞往中国内陆的航线。您当时对开通中日间的定期航线是怎么想的?另外,您对全日空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具体打算?
大桥洋治:我刚才讲了,1986年以前,由于受日本国内航空法的制约,全日空的飞机是通过包机的形式飞往中国的。到了1986年,全日空认为必须开通国际航线。当然,中国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所以,1987年全日空开通了从日本飞往北京和大连的国际定期航班。那时,日航拒绝开通飞往中国的地方航线。因为赚不到钱嘛。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举措,促进了全日空的发展。当时,全日空还开辟了飞往北美和欧洲的国际航班,但开往亚洲国家的航班是首先盈利的。
对于全日空来说,以中国·亚洲市场为中心的战略是十分重要的。当初,我们选择了“宁肯赔,也要做”的方针。今天,我们仍然着眼于未来。全日空公司开通日本成田机场至中国成都的第一条中国内陆航线,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与日本的经贸往来。
在不久的将来,全日空还希望能够开通日本前往中国武汉、西安的国际航班,我本人也曾到武汉做过考察。如果有可能,我们还希望将来能够开通日本前往中国哈尔滨的国际航班。
三、感谢中国游客到来
《日本新华侨报》:去年,日本发生了“3·11大地震”。其后,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到日本观光的中国等亚洲国家游客大量减少。针对这种情况,全日空的方针有没有什么变化,今后会采取哪些对策?
大桥洋治:日本发生“3·11大地震”后,中国来日本观光的游客数量下降了很多,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减少了航班。与此同时,前往中国的日本游客也减少了许多。对于我们来说,那段时期确实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让我感动的是,2008年中国四川发生汶川大地震时,日本向汶川伸出了援助之手。去年,日本遭受“3·11大地震”之后,也得到了来自中国四川人民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去年6月日本成田机场到中国成都机场的航线开通以后,许多四川人通过这条航线到日本来旅游,以此支持日本的震后复兴,真的让人感动。对此。我表示十分感谢。
最近,来日本的中国游客数量逐渐恢复。中国游客重新到日本旅游,这对日本、对全日空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今后,我希望更多的中国游客乘坐全日空的航班,再次来日本旅游。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促进两国感情的加深是非常有作用的。我们通过不断开通新航线,促进日中两国国民交流与货物运输增加,同时带动经济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将这些事情做得更好。
采访结束的时候,大桥洋治先生叮嘱说:我们要对年轻人寄予更多的希望。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会有许许多多的纪念活动,我作为日方的实行委员会的副委员长,衷心希望更多的日中两国的青年能够参加进来。未来日中两国的友好,要靠青年一代。(摄影:吴晓乐)